2016-10-27
收藏
奥数是小升初考试中的重中之重,奥数题的题目设置和思维方式与日常学习的小学数学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在小升初考试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奥数成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掌握奥数学习的解题思路,是学习奥数最根本的学习方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奥数高分指导:奥数解题思路(二),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思考题是锻炼同学们的思维的,下面的一道你是怎样做的?
题目是这样的:选择+、-、、中的运算符号,把下面各题连成算式,使它们的得数分别等于0、1、2、3、4、5、6、7、8、9。
(1) 2 2 2 2 2=0
(2) 2 2 2 2 2=1
(3) 2 2 2 2 2=2
(4) 2 2 2 2 2=3
(5) 2 2 2 2 2=4
(6) 2 2 2 2 2=5
(7) 2 2 2 2 2=6
(8) 2 2 2 2 2=7
(9) 2 2 2 2 2=8
(10)2 2 2 2 2=9
下面向你介绍三种解这道题的方法,希望你能受到启发,从而举一反三,学会解更多的思考题。
猜测法,也叫试验法。它完全是靠边猜测、边试验的方式求解。如(1)题,先试222+2-20,后试22+2-2+20最后试得22+22-2=0,成功了。猜到了一种答案,还可以继续下去,以寻找第二、第三种答案。
逆推法,就是从问题的要求或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拢已知条件,把已知条件逐个用进去,直至求出问题的答案。如(2)题,因为等号右边的1比等号左边的2小,所以只能在等号左边第一个2前面添上减号或者除号。如添上减号,使原题变成2 2 2 2=3。同理又因32,故可在等号左边第二个2的前面添上加号,使原题变成2 2 2=1。这时就很容易看出2-22=1了。综合前两步逆推,就得到2-22+2-2=1的一种解法。如继续作其它逆推,还可得到第二、第三种解法。
前面介绍的两种方法你看懂了吗?请不要着急,慢慢地消化理解,逐步加以接受。
下面请看第三种解法。
凑数法,这是一种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它同样要结合试验才能顺利进行。如(3)题,可以让等式左边的5个2两两相减得0,剩下的一个2当然就和等式右边的2相等了,即2-2+2-2+2=2。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猜测法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要试验,但试验的方法是不同的,你能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点吗?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
沪科版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验
初二数学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
初二数学下册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含答案)
数学公式完全立方公式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正弦定理
数学中梯形一课一练的练习题
完全平方公式教案
初二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识别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综合检测题检测题题
初中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镜面对称教案
第二章 实数 课后练习题答案(北师大版)
数学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推导方法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教案
平行四边形教案
数学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初二数学立方差公式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
数学公式立方和公式
初二数学教案函数应用
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
分式复习教案
梯形教案
数学公式菱形面积公式
轴对称的性质教案
矩形的性质教案
初二数学解直角三角形
初二数学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