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文科数学试卷分析_试卷分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4-2015学年...
首页>教学经验>试卷分析>2014-...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文科数学试卷分析

2015-05-06 收藏

高二 级 数学(文)科 试卷分析

一、(一)各题正确率

(二)各题得分情况

1:选择题:平均得分为36分左右,

2:填空题:平均得分为8分左右,

3:解答题: (16)题:平均得分为9.9分左右(2)题:平均得分为4分左右

(3)题:平均得分为8分左右 (4)题:平均得分为4分左右

二、存在问题

(1)选择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很高,前6道题基本上都能给出正确答案,第7,9,10出现错误的同学相对多点,尤其是第7,10题-----这说明学生对中等难度题的掌握还不够,需要加强练习。

(2)填空题: 本类题的得分比较低,学生基本上不能够做出来,从平均分8分看出,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是不够扎实的,问题主要是第11题的范围没有留意条件,造成多写或错写答案,而第13题错的同学比较多,学生对sn与an的关系没有充分的认识,有待提高,值得注意,另外,第12题很多学生不懂得等比数列的基本定义,简单题目得分率不高,说明基础有待提高。第14题,学生解不等式掌握得不够,同时还有格式问题也要引起重视。

(3)解答题:

第15题:第一问,考察的是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题目较为简单,80%的同学能拿满分,但也有个别同学空白的。第二问,考察的是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能计算出公比的不在少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也能基本掌握,但是最后一步的计算就有问题,所以第二问的最后两分一般拿不到,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第16题:第一问一般都能算出60°的角,但是缺乏思维的严密和严谨,就是没有考虑角的范围或者多写一个120°而导致错误。第二问,能正确应用余弦定理的同学不多,或计算错误,这一问的得分率较低。

第17题:为线性规划问题,求解这类题步骤有:(1)确定目标函数; 列出约束条件(2)作可行域;(3)作基准线(z=0时的直线);(4)平移找最优解;(5)求最值。

17题总分为14分,本次评卷平均分为8.1分。学生得13分以上的占29%,0分的则占了14%。在评卷过程中发现一下问题:

(1)不少学生在第一步设X,Y就给设错成了甲、乙两种设备的费用或数量,导致关系混乱,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不成立。

(2)更多的同学没有注意到约束条件的严格范围,在实际问题中,X、Y必须为正整数,这也是许多学生不能得满分的原因

(3)在列出约束条件后有的学生没有作出可行域,也有不少学生区分不清可行域的方向,导致画错可行域的面积范围

(4)在作出可行域后,有部分学生不清楚最优解怎么找,不知道哪点才是最小。

总结:学生在本题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但不够细心、思维不够严谨,仍有少数同学搞不清题目的关系量,

第18题:第一问基本上没什么问题,错误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审题,以致出现误解,即a1=1看成a1=2,这一题经过改编的题目,其中设计了一个小陷阱,结果很多学生没有留意或者粗心出错。第二问,主要问题是错位相减法的计算出错率比较高。

三、改进方法

从整个试卷来看,考查的是: 1.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相关内容2.解三角形。3.线性规划问题 ,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要让学生把书读活,不是机械的模仿。现就教学中作这样的几点建议:

(1) 要重视课本和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2) 平时教学应注重基础,让所有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记忆到位。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作业习惯,注重解题规范的要求。

(4) 平时多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计算能力

(5) 应让学生经常涉及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开放性题,加强能力培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