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填写百数表,构建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准备。
例4在编排中,给出了一张未填满数的百数表,这张未填满数的百数表隐含着诸多规律,如: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的个位、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多1直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少1直到1;等等。教材还编排了根据数位的意义和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做一做”也是在学生整体感知百数表、探究规律之后对百数表进行一些局部的研究,可以看作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熟悉数的顺序。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重难点突破
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突破建议
(1)解构百数表,构建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将例4做成课件,先后出现第一横行的5个数、第二横行的5个数、从左上到右下的斜行、从右上到左下的斜行的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发现数的不同排列规律。然后让学生填满百数表,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在此基础上,从中抽取一行、一列发现规律,弄清楚一个数和排在它的上、下、左、右的数之间的关系。之后,完成第(1)(3)小题的教学,可以通过“猜猜第几行第几个数是多少”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在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留下百数表中其中的一行与一列的数,其他位置上的数空着,再给出一些数,让学生帮助找“家”;之后,去掉原先的那一行与一列的数,请学生根据找到“家”的几个数帮助又给给出的“新数”找家……通过确定数的位置让学生熟悉100以内数的顺序,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3)教师还可以运用半形象半抽象的数轴帮助学生建立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可以让学生在数轴上给数“找家”,将“数”和“形”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形”的角度进一步感知数,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如
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数学
2015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应把握两个基本点
备战2015高考:数学两大制胜法宝
2015高考数学复习指导:数学应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北京数学解读:难度有降 对考生利好
2015高考数学复习指导 认准数学复习五技巧
2015年高考数学分科提分技巧:数学高分策略
评2013北京高考数学:建议2014考生从三方面备考
2013年福建高考数学学科试卷说明
2013山东高考数学解读:朴实中见神奇
2014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五大技巧
2014高考数学:成绩薄弱学生如何进行高效复习
2013北京高考数学解读:反映改革决心
2014年高考数学每轮复习要领
2014年高三数学复习策略 课后一分钟回忆法
201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重方法 重效率
2015高考最后7天复习:数学冲刺要“三看”
2014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指导:四个看与度
2013高考数学海南卷解读:大题题型新 知识点隐蔽
2014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学习方法
名师经验:如何让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更有效率
2015年高考数学复习口诀:平面解析几何
2014年高考数学复习中应注重的策略
2014年高考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大集合
2013新课标数学解读:重在考查基础知识
甘肃名师详解高考数学新课标卷:重思维轻运算
2014年高考:高三期中考试数学应对策略
2013高考数学江苏卷解读:难度不及模拟考
2015高考备考:高三生数学复习四大复习技巧
2015高考数学复习指导:如何结合考点再提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