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9
收藏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突破建议:
(1)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准备好模拟人民币供学习时使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层次:可以先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模拟的人民币相互交流自己能够识别的小面额人民币,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每种小面额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色彩的特点,交流时可将“纸币”和“硬币”两个名称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壹、贰、伍)教师应适度指导学生了解;在学生能够识别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这些小面额人民币进行分类,在汇报交流中教师应突出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类的结果,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探究人民币单位间关系的活动中,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可创设“换钱游戏”的情境,如用角币跟教师换1元的人民币,让每个学生均利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可以按照“可以用几个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人民币?”──“如果任选角币,应该用几张纸币、几个硬币?”的过程进行,让学生认识到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1元人民币,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从而让学生认识1元=10角。
2.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突破建议:
(1)教学时可结合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的内容并相互说说图意,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时候会用到人民币,使学生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创设购物的情境,模拟购物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兑换,进而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1元钱能买些什么”中需要思考“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在“摆出你应拿出的1元钱”中,学生既可以拿元币,也可以拿出不同的角币,从而加深学生对“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和人民币兑换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填空,如30角=( )元,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兑换的练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进行具体兑换和操作,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备战期中考试:战术上重视 战略上轻视
初中数学与奥数的关系
初一学生学习数学应注意三方面
2012中考数学知识快速记忆法
期中复习妙招:规避误区 抓住考点
你爱数学,数学就会爱你
数学学习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学好初中数学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学好初中数学的“三关”
期中考试后要“对症下药”期末拿高分
专家支招:初一学生三招学好数学
初中数学多解题型汇集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初一数学如何学好有理数的乘方
中考数学高分五大攻略
2013中考数学10个解题方法
谈谈初中数学学习的五步原则
专家指导:用自习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2012年中考初三考生数学答题技巧
如何提高初二数学的成绩
十一招教你如何检验数学考卷答案
教你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概述
初一数学学习的四点建议
初一数学应用题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学习差的四种状态及其方法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数学解题技巧之自主解题法
初二数学学法指导要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