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100以内加法和减法...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100以...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2015-02-05 收藏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突破建议: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感悟算理。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运用计数器进行操作,在操作中体会算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要注意突出两种拨珠的区别,让学生明确35-2是从个位上拨去两个珠子,35-20是从十位上拨去两个珠子。如果没有计数器,可以动手制作纸质的计数器(标出个位和十位表示不同的位值,用圆片代替珠子)。因为计数器比小棒的抽象性强,如果有学生利用计数器操作困难,也可以用小棒进行操作。

(2)在操作的基础上加强回顾交流,使学生明确算法。交流时应让学生先闭眼回忆自己操作的过程,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算式下面注出口算过程图。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图再说说口算过程,以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3)完成例1两道题的计算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操作过程与计算过程,讨论交流“35-2和35-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重点说一说两道题分别先算什么,突出两个算式的区别,内化位值概念。通过讨论、对比,既简化学生口算时的思维,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算法,又突出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减。还可以与加法进行比较,突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2.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突破建议:

(1)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设新颖的练习形式,如“开火车”“送信”“接力”“对口令”“找朋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2)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计算的关键是第一步先算什么,在进行练习时,可以针对计算的关键步骤进行专项训练,即说说每一题先算什么,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之后再进行完整的口算训练。

(3)设计对比练习,增强练习实效性,提高计算能力,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如两位数减一位数与10以内减法对比(39-4和9-4),两位数减整十数与整十数减整十数对比(42-30和40-30),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对比(56-4和56-40),以及减法与加法的对比。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