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收藏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突破建议: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感悟算理。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运用计数器进行操作,在操作中体会算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要注意突出两种拨珠的区别,让学生明确35-2是从个位上拨去两个珠子,35-20是从十位上拨去两个珠子。如果没有计数器,可以动手制作纸质的计数器(标出个位和十位表示不同的位值,用圆片代替珠子)。因为计数器比小棒的抽象性强,如果有学生利用计数器操作困难,也可以用小棒进行操作。
(2)在操作的基础上加强回顾交流,使学生明确算法。交流时应让学生先闭眼回忆自己操作的过程,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算式下面注出口算过程图。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图再说说口算过程,以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3)完成例1两道题的计算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操作过程与计算过程,讨论交流“35-2和35-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重点说一说两道题分别先算什么,突出两个算式的区别,内化位值概念。通过讨论、对比,既简化学生口算时的思维,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算法,又突出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减。还可以与加法进行比较,突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2.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突破建议:
(1)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设新颖的练习形式,如“开火车”“送信”“接力”“对口令”“找朋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2)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计算的关键是第一步先算什么,在进行练习时,可以针对计算的关键步骤进行专项训练,即说说每一题先算什么,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之后再进行完整的口算训练。
(3)设计对比练习,增强练习实效性,提高计算能力,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如两位数减一位数与10以内减法对比(39-4和9-4),两位数减整十数与整十数减整十数对比(42-30和40-30),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对比(56-4和56-40),以及减法与加法的对比。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实数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二次根式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 三角形形成的条件
2014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2
2014中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统计调查1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锐角三角函数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考点分类汇编(50套)
2014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2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三角形、多边形内角和;外角
2014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数轴与相反数2
2014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相交线 垂线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二元一次方程组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 四边形(矩形)
2014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3
2014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数轴与相反数1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数据的描述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反比例函数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平移、旋转、翻折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二次函数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四边形(正方形)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数轴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统计与概率综合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投影与视图
2014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数轴与相反数3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图形认识初步一元一次方程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一元一次方程与应用
201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四边形(菱形)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分式
2014中考数学章节复习测试:相交线与平行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