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收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想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在钟表的滴答声中猜谜语。接着分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钟面模型让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其次,在整时的练习中,最后放了一道大约几时的钟面,目的是: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2、教学大约几时。这个教学设计,很多学生一口说出“7时”,通过再次观察,发现是7时还没有到,应该读作“大约7时”,同时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让学生明白“7时不到一点或者7时过一点,都可以说成是大约7时”。在大约几时的练习中,穿插了一个9时的钟面,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所以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钟面的学具,在他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以后,让他们动手拨拨时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形象直观地理解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区别。
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动手画针的环节,虽然我给学生做了师范,但是在动手操作时,有些学生短短的分针画得不是很明显,所以要适时提醒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同时我故意将画错的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不同时刻时针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时间。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2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20以内的填括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数的组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数的顺序、序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比大小、数的顺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九单元 8、7、6加几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20以内的连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四单元 平面图形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10以内的连减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四单元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100以内的填括号
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3
小学一年级奥数(下)第三讲 数数与计数 习题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20以内的连加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三单元加减法 数数、写数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10以内的连加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4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5
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1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比一比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减法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数学计算综合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10以内的连加连减混合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
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20以内的加减混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