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7
收藏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联系学生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2014年《认识人民币》数学教学反思由数学网提供:
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同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人民币的地方,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中我还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下面我将谈一谈自己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知识水平是老师教学的起点。
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老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时,老师更应该先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践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比如在板书设计这一节认识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先学学认识人民币。所以,学生对认识面额大的人民币这一部分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这部分内容就可以一带而过,不必作为重点。而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只有在要跳起来摘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只有在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义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一开始。老师可以用猜谜语和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通过大象爷爷如何给小动物发奖励才能满足小动物的需求的情景,使学生马上联想到要用钱,产生学习动机,并初步体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法,体会人民币的作用。认识100元以内的人民币后,再让学生观察国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护人民币的意识。又创设了如何凑8角钱的问题情境,通过合作交流,体验凑8角钱的不同方法。和商店购物的问题情境,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法,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了高潮,每个人都想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体验100元钱的价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使同学们乐于学习。故事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之中。
3.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交流。
让学生 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怎样付款。这些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尝试。充分利用学生到商店里购物的生活实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产生主体作用,并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认识人民币面额值在100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的图象、汉字、数字、颜色等特征,让学生初步知道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到商店里购买物品付款活动,买一元五角的尺子、五角的铅笔、三元五角的卷笔刀,五角的橡皮,让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时,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人民币的方法,并掌握了1元=10角,为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找出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买东西要付钱,1元以内的人民币可以买些什么,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领会在购物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付款方式,注重了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内容的延伸。
(1)凑8角钱的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以及到商店里购物的活动既是让学生针对前面难点的应用—— “扎实”,也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拓展”。(2)通过“同学们喜欢哪个小动物,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从而引起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思索,使学生应该怎样运用人民币更好。这样就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 学生上课纪律差,还应该加强学生纪律管理的工作。
2、 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不高,应平时加强对教材的学习。
3、 在课堂教学中多带鼓励性语言,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性评价应该适当。
教学重点是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突出辨认人民币的方法,但是不必面面俱到,不必要求学生去认、记人民币的颜色、图案等。其实我觉得只要学生会认就可以了。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014年《认识人民币》数学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总复习第六单元试题
2017年小升初数学质量检测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百分数的应用)练习题
2017年中考数学第一轮模拟试题练习(有答案)
2016年秋季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同步练习(上册)
2016年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试题(答案)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练习题
精选2017小升初数学数列求和知识点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练习题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余数及其应用
小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乘法巩固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上册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训练题(青岛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与垂直》练习题(上学期)
2017年小升初数学综合检测卷
人教版三上《混合运算》课后习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综合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小小商店》练习题
2015~2016学年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2017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练习题(2016年)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二)》同步练习
必备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几和第几》练习题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练习题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练习题3
六年级上册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题(上册)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四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精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