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9
收藏
《找次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个内容的主要目的向学生渗透一种优化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特地收集了相关的《找次品》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 通过身边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以前的视频画面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们兴趣不大。集体备课时大家建议这一环节,还是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难点转化 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三、层层推进 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四、知识拓展 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字更大的时候是否也成立呢?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采用文字分析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这部分在集体备课后我进行了调整,将以前不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教学挪到了下一课时。本节重点砸实,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怎样找出次品。总结出规律后,进行了相应的练习。增加了课后“你知道吗”中一部分内容。学生充分练习后已经能很熟练的运用最优方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通过今天教学实际来看,效果更好一些。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经验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和策略,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讨论、思索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检验。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知识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找次品》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经典数学百科知识:《目录学概论》
数学课外小百科:哈里斯,Z.S.
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
初中生数学百科知识之中井浩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 教案2
2015年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1-4的乘法口诀
北京四中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15年
2015—2016年新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反思《乘加乘减》
新人教版2015年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初中数学百科小知识:海利勒,A.
15年初二数学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计算风格学》初中数学课外知识
2015年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一)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015—2016)
北京市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真题
2015年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四)
最新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重点中学小升初入学模拟试题及分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1
2015—2016学年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1
2015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整式的乘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要点:一次函数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课时:乘加、乘减
必备的初二上册数学《分式的约分》期中复习要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