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9
收藏
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由于学业繁重,时间紧迫的原因,我理出了这样的思路,不从教材提供的情景入手,单纯的把计算题提取出来,在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再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特地收集了相关的《四则运算》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
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些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我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做完后互相讲解,找出错误加以改正。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
3.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我注重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说清道理在计算。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就不会再成为难关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
1.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整节课联系起来,过渡比较生硬。
2.学生发言不积极。
3.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4.没有设计减法题,便直接出现法则,显得很牵强。
5.对学生的预设不够,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
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情境,把复习和新授自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激励性语言,和多种途径让全体学生发言。
3.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做好灵活处理的准备。
4.把握好各环节的时间,每节课后做好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
5.和其他教师多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6.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计算效率。
《四则运算》数学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7的乘法口诀同步练习题(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201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第八单元
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的加减法口算练习
数学二年级上《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步训练
《表内乘法》同步测试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随堂练习《位置》
人教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2015小学二年级数学上随堂练习——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小学生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苏教版上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总复习检测
14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检测试题(西师版)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训练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广角练习作业
人教数学二年级上《8的乘法口诀》习题(2015)
2015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后练习(认识时间)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加减法练习试题
精编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排列问题同步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人教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的乘法口诀同步训练
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第八单元课后练习——2015
14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版)
14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随堂练习(人教版)
人教版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第八单元
小学二年级上同步练习-第六单元(201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