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6
收藏
今天由数学网来为大家介绍什么是“三步五环节”?如何在课堂上以教学模式实施?如对内容有疑问或者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欢迎继续关注数学网。
“三步”是指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按照“自主阅读、快乐自测、疑惑整理”三步进行。简称“三步预习”。“五环节”是指课堂教学按照“预习反馈、目标启动、合作释疑、展示提升、当堂检测”五个环节进行。简称“五环节导学”。“
实施的“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对应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学案是学习的前提;合作探究是学习的方法。
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主旨的指引下,我在《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做了如下设计: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课前预习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
1.回忆 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 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二、课内探究
1、出示例2
(1)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接着在交流与展示中,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此时教师根据学生展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2、(巩固应用)鱼缸的制作问题
师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出示35页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
师根据学生汇报要及时做好点评,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如在这里我进行了延伸,如果这个鱼缸是个长方形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计算?1.出示长方体鱼缸模型,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面 相对面相同?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三、课堂检测
出示练习六4题、5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4号组员在展区展示,小组长进行批改)
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
四、全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以上什么是三步五环节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一线老师的教育起到作用,想了解更多欢迎继续关注。
初一数学第五章总结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平方根3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平方根1
初一数学教案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初一数学下册8.2消元教案(第一课时)
七年级数学下册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教案
初一数学下册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8.2消元教案(第二课时)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实数2
初一数学教案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中数学教案消元(1)
初一数学下册教案:实数3
初一数学下学期9.1课题学习(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四)
初一数学下册6.1.1有序数对教案
初一数学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案
初一数学下册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教案(1)
初中数学教案消元(2)
初一数学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教案(一)
初一数学因式分解综合练习题
初一数学教案第七章三角形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边
初一数学教案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课题学习(一)
初一数学下册课件:平方根2
七年级数学下册9.1课题学习教案(二)
初一数学下册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2课时)
七年级数学下册8.1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