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4数学《分数的意...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2014数...

2014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014-06-05 收藏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的难点是理解“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2014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逐步提高提出问题、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解释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

4、能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表述和交流,获得与同伴合作探索和相互交流的体验。

5、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教具(三盒粉笔一盒5支,一盒10支,一盒15支。CAI课件)学具(12根小棒、水彩笔)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你最想去干什么呢?这不,小明和小华一块儿去春游,在途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帮他们解决好吗?(课件出示)

把四个面包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把两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瓶?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能用整数表示吗?那可以用什么表示呢?(1/2)是一个什么数?(分数 )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数的产生)

师:同学们说真不错,可见,分数是为了适应人们的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什么叫做分数呢?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试试你的眼力:(课件出示)

(1)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1/3表示什么?(教师板书)

(2) 出示一个2/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现在阴影部分又可以怎么表示?2/3表示什么?(教师板书)

(3)出示一条表示1/5和4/5的线段。

师:这是一条线段,上面反映了那些数学信息?(教师板书)

(4)把一个整体平均分。①师:这儿有四个苹果,我们把它装进集合圈里,表示把四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师板书)②我们还可以把一堆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有几个?三份呢?有几个?(教师板书)

2、单位“1”的抽象。

师:刚才,同学们结合实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那你能告诉老师2/5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吗?

生: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

师:请大家自己在下面再说说看。

师:刚才你们自己在说的时候,除了觉得比较全面外,有没有其他的感觉?(有点麻烦)

师:那能不能想个办法,说得不麻烦呢?

师:刚才大家提到了整数“1”、整体“1”……,虽然说法不同,其实都是想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里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和一个整体。其实在数学上,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称它为单位“1”。(板书单位“1”)

师:想一想,除了上面举出的这些事物可以看作单位“1”外,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单位“1”的?

师:同学们举出了很多单位“1”的具体例子。那就是说,我们在得到分数的时候,无论是把什么平均分,都可以看做是把单位“1”平均分。

3、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根据出分数的意义

⑴师:认识了单位“1”,现在谁会用简洁的语言说说2/5表示什么?

⑵依次出示3/( )、( )/4、( )/( ),请学生说意义。

⑶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完成分数意义的板书)其实,刚才这几位同学所说的就是分数的意义。

⑷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⑸找出重点词

师:你觉得在这句话里,哪些词比较重要?

三、课中游戏:猜一猜

师:老师这里有3盒粉笔,我从第一盒里拿出1支,是这盒粉笔的1/5,你能猜出第一盒粉笔共有几支吗?

师:为什么盒子里原来有5支?(生答后,电脑验证)

师:从第二盒里拿出2支,也是这盒粉笔的1/5,第二盒里原有几支粉笔。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后,电脑验证)

师:从第三盒里拿出3支,也是这盒粉笔的1/5,第三盒里原有几支粉笔。怎么那么快就猜出来了?(生答后,电脑验证)

师:这三个1/5,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这三个1/5有什么相同点?它们虽然都是取出一份,一份都相同吗?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看分数,举小棒:

要求:看屏幕显示的分数后拿小棒,拿出以后,用左手举起来。

⑴拿出12根小棒的1/( )

①师:分母没有出来的时候,能拿吗?1表示什么?(表示其中的一份,分子表示取了这样的多少份。)

( )里的数不确定,拿法也不一样

②出示1/6,再出示1/3、1/4。

学生拿,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拿。

⑵出示分数 ( )/6。

①师:虽然不能拿,但我们可以做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呢?(将小棒平均分成6份,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

②出示(2)/6,再出示2/3。

2、填空:

①把10支铅笔平均分成5份,把( )看作单位“1”。每份是它的( )/( ),每份是( )支铅笔。

②把50支铅笔平均分成5份,把( )看作单位“1”。每份是它的( )/( ),每份是( )支铅笔。

③把8个饼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整体的( )/( ),3份是整体的( )/( )。

④把全班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两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

⑤、把6只猴子玩具平均分成3份,2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 )份,4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 )/( ) 。

3、问答题:P88-89 1 2 3

4、涂色:选择一幅图,涂色表示2/5。

五、实践拓展:

1、在生活中找分数:(电脑出示教室板报图)

师:《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哪一部分大些?

2、成语中找分数。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下面我们一起轻松一下,看几个带有数字的成语。(出示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及相应画面。)

师:听说过吗?谁能简单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师:人们通常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做事没有恒心,如果我们就从字面上理解,把它看成是打了三天鱼,晒了两天网。那打鱼的天数是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成语,你能从中找到分数吗?

十室九空、百发百中、九死一生、十拿九稳、万里挑一

师:其实不仅仅在成语中能找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其他各门学科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散发着它巨大的魅力。

2014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小编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