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收藏
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课时,通过巧妙的引入情景,合理的设计,整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由数学网收集整理,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1.利用旧知,铺路搭桥
课伊始,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基础。而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也与加减混合相同,因此通过这一知识的复习及5+3-2
10-5+3式题的引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体现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采取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多层次的信息反馈,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体现教学活动“教—扶—放”原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例2的教学。同时教师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有趣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生动有趣的电脑画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美妙动听的故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电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手段,它能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本课始终穿插着电脑画面,如例题画面的展示、练习题中的森林运动会等。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扇形统计图课时练习题2
平面向量复习课件6
折线统计图课时练习题2
综合法和分析法课件3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折线统计图课时练习题1
圆检测试卷
扇形统计图课时练习题5
认识图形单元测试卷1
折线统计图课时练习题3
圆锥的认识课时练习题3
扇形统计图课时练习题1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认识图形单元测试卷3
认识11-20各数单元测试
生活中的数练习题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导学案2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1
认识物体单元试卷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配套练习题8
独立性检验课件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教案
扇形统计图课时练习题6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
认识图形单元测试卷2
根式教案
轻重同步练习
平面向量复习课件8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2017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配套练习题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