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收藏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下面各题:
40×10 60×20 30×40 300×70 200×80
12×400 240×2 130×3 30×3 11×50
2.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69、22、74、87、99、18
选择其中一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你能估算出下列各题的结果吗?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18×4 53×7 89×5 22×8 37×3 71×6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导言: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吗?哪个同学知道?愿意来说一说吗?
2.出示P59例2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室里的哪些信息?
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
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3)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如何解决呢?
明确: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引出算式:
18×22 或 22×18
(4)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2.探讨估算方法。
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师小结整理如下: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
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小结:同学们太棒了,能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可见,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估算的呢?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1)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3)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3)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并让学生说出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
1)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解答,列出算式说出估算的方法。
(3)全班交流估算的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以上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数学教案由查字典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指数函数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青岛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莘县朝城初中)
函数的单调性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青岛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2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5.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课件ppt
5.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三课时)课件ppt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5.5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5.3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课件ppt人教A版高中(必修1)
函数概念课件新人教A版高中(必修1)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3)课件(青岛版九下)
5.1函数与它的表示法(第一课时)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课件ppt临沂第一中学必修1
5.4二次函数课件ppt青岛版九年级下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运算(1)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幂函数及其图象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ppt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
5.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二课时)课件ppt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二)课件ppt临沂第一中学必修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一课时)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课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件2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必修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1课时课件新课标高中(必修1)
2.2.1对数课件ppt人教A版必修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