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1、排除法。是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那么剩下唯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2、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此类问题通常具有一个共性:题干中给出一些一般性的条件,而要求得出某些特定的结论或数值。在解决时可将问题提供的条件特殊化。使之成为具有一般性的特殊图形或问题,而这些特殊图形或问题的答案往往就是原题的答案。利用特殊值法解答问题,不仅可以选用特别的数值代入原题,使原题得以解决而且可以作出符合条件的特殊图形来进行计算或推理。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中考[微博]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3.2.2等差数列(二)
2.3.3函数的奇偶性
6.3.4不等式的证明(4)
1.5.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3.1交集、并集
1.4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1.3.1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1)
11.1.1随机事件的概率(1)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11.3.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2)
1.7.2四种命题
10.4.2排列组合综合(2)
5.6.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律(一)
2.3.2函数的单调性(二)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6.1.2不等式的性质(二)
6.2.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5.1.1向量
2.3.1函数的单调性(一)
1.8.1充要条件(一)
5.6.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律(二)
2.1.2映射
6.3.2不等式的证明2
11.2.1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6.4不等式的解法
3.3.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
6.3.1不等式的证明1
6.3.3不等式的证明3
6.2.1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5.4.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