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同类项及其合并
合并同类项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combining like terms)。
如果两个单项式,它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各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如2ab与-3ab,m2n与m2n都是同类项。特别地,所有的常数项也都是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同类项的合并(或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合并应遵照法则进行: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为什么合并同类项时,要把各项的系数相加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改变,这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其实,合并同类项法则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它所依据的就是大家早已熟知了的乘法分配律,a(b+c)=ab+ac。合并同类项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即将同类项中的每一项都看成两个因数的积,由于各项中都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它们的指数也分别相同,故同类项中的每项都含有相同的因数。合并时将分配律逆向运用,用相同的那个因数去乘以各项中另一个因数的代数和。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7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年月日》教学设计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7课时)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2课时)
《找规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人教版教案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教学设计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第1课时)
小学数学二下《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材分析(第2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乘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4课时)
《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4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第8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