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万能公式
(1)1+(tan)^2=(sec)^2
(2)(sin)^2+(cos)^2=1
(3)1+(cot)^2=(csc)^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2,第二个除(cos)^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
A+B=-C
tan(A+B)=tan(-C)
(tanA+tanB)/(1-tanAtanB)=(tan-tanC)/(1+tan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为什么万能
万能公式为:
设tan(A/2)=t
sinA=2t/(1+t^2) (A+,kZ)
tanA=2t/(1-t^2) (A+,kZ)
cosA=(1-t^2)/(1+t^2) (A+,且A+(/2) kZ)
就是说sinA.tanA.cosA都可以用tan(A/2)来表示,当要求一串函数式最值的时候,就可以用万能公式,推导成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最值就很好求了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相遇》ppt课件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4.4《三角形的面积》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折纸》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约分》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点阵中的规律》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1.1《精打细算》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组合图形的面积》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设计活动方案》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约分》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看图找关系》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看图找关系》ppt课件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折纸》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迎新年》ppt课件4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1.1《精打细算》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4.1《比较图形的面积》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看图找关系》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4.5《梯形的面积》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4.4《三角形的面积》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4.5《梯形的面积》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4.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看课外书时间》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相遇》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1.1《精打细算》ppt课件1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点阵中的规律》ppt课件2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组合图形的面积》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4.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pt课件4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1.3《谁打电话的时间长》ppt课件1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五上1.4《人民币兑换》ppt课件3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上《迎新年》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