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和难点。其中,关于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题型。
图形变换包含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四种变换,那么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其图形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的过程中,如何完成解析式的确定呢?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着眼点。笔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用顶点式的方法。因此解题时,先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其顶点坐标,再根据具体图形变换的特点,确定变化后新的顶点坐标及a值。
1、平移:二次函数图像经过平移变换不会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开口方向,因此a值不变。顶点位置将会随着整个图像的平移而变化,因此只要按照点的移动规律,求出新的顶点坐标即可确定其解析式。
例1.将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新的图像解析式为_____
分析:将y=x2-2x-3化为顶点式y=(x-1)2-4,a值为1,顶点坐标为(1,-4),将其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那么顶点也会相应移动,其坐标为(2,-2),由于平移不改变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形状和开口方向,因此a值不变,故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x-2)2-2。
2、轴对称:此图形变换包括x轴对称和关于y轴对称两种方式。
二次函数图像关于x轴对称的图像,其形状不变,但开口方向相反,因此a值为原来的相反数。顶点位置改变,只要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求出新的顶点坐标,即可确定其解析式。
二次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图像,其形状和开口方向都不变,因此a值不变。但是顶点位置会改变,只要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求出新的顶点坐标,即可确定其解析式。
例2.求抛物线y=x2-2x-3关于x轴以及y轴对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y=x2-2x-3=(x-1)2-4,a值为1,其顶点坐标为(1,-4),若关于x轴对称,a值为-1,新的顶点坐标为(1,4),故解析式为y=-(x-1)2+4;若关于y轴对称,a值仍为1,新的顶点坐标为(-1,-4),因此解析式为y=(x+1)2-4。
3、旋转:主要是指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旋转中心,旋转角为180的图像变换,此类旋转,不会改变二次函数的图像形状,开口方向相反,因此a值会为原来的相反数,但顶点坐标不变,故很容易求其解析式。
例3.将抛物线y=x2-2x+3绕其顶点旋转180,则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分析:y=x2-2x+3=(x-1)2+2中,a值为1,顶点坐标为(1,2),抛物线绕其顶点旋转180后,a值为-1,顶点坐标不变,故解析式为y=-(x-1)2+2。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9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13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17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42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12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21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1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2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24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0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20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1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37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22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3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9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14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16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5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22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3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4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2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6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二轮高效课时检测试卷16
2015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基础巩固训练题66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39
2015届高考数学第二轮高效精练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