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8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
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
1、表内除法
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2、万以内数的认识。
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
4、量的计量
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
继续探索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6、解决问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
(三)统计
(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就目前,我们认识的水平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生活中的数学”。二是单独安排,大体上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2.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体会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有多重”,属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这些活动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自测题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模拟试卷(五)
初二数学单元试题(四边形)
八年级上期中试卷
数学辅导试卷(无答案)[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B[上学期]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复习检测卷
第二届澳门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试题
八年级上册期末统一测试卷[上学期](无答案)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3)组合(A)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模拟试卷(六)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模拟试题(08)
位置的确定[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数据的收集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10)数论(C)
初二竞赛练习[上学期]
复习卷(八年级上第四章到第七章7.3)[上学期](无答案)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模拟试题(09)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13)代数(C)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模拟试题(12)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12)组合(D)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无答案)[上学期]
200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形容词副词复习练习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8)组合(C)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05)几何(A)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模拟试题(05)
南师大附中初中二年级数学单元测试
2006年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夏令营赛前专题训练(15)(综合训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