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分析
这道题就是一道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问题,是小数老师为了讲清楚这个知识点专门找的例题,在我们考试时,基本不会碰上这么直接的题目(除非是只考这个知识点),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一般是披着外衣的,同学们必须练就火眼金睛,才能看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一般会在导数题目中考察这个问题,后面小数老师会陆续给出例题,大家持续关注!
回顾
通过之前我们学过的函数零点的知识点,我们能知道,函数的零点可以转化为方程的根,也可以转化为函数与x轴的交点,或者是两个函数的交点,所以,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我们也有以上几种转化形式,在这里,基本上转化为对应的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即可。
我们可以数一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有几种情况:
1、在R上没有实根;有且只有一个实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此时只需要考虑判别式即可。
当判别式大于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当判别式等于0时,有且只有一个个实根;
当判别式小于0时,没有实根。
2、当x在某个范围内的实根分布
此时一般需要考虑4个方面,分别是:
开口方向,判别式,对称轴,端点值f(m)的情况。
具体如下:
表一:(两根与0的大小比较即根的正负情况)
分布情况
两个负根即两根都小于0
两个正根即两根都大于0
一正根一负根即一个根小于0,一个大于0
大致图象(a0)
得出的结论
大致图象(a0)
得出的结论
综合结论(不讨论a)
表二:(两根与k的大小比较)
分布情况
两根都小于k即
两根都大于k即
一个根小于k,一个大于k即
大致图象(a0)
得出的结论
大致图象(a0)
得出的结论
综合结论(不讨论a)
表三:(根在区间上的分布)
分布情况
两根都在
内
两根有且仅有一根在
内
(图象有两种情况,只画了一种)
一根在
内,另一根在
内,
大致图象(a0)
得出的结论
大致图象(a0)
得出的结论
综合结论(不讨论a)
解析
其实小数老师不说,你也应该能明白了吧!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 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3课时)同步练习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 课件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PPT课件
26.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3 课件
13.1 轴对称 PPT课件3
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同步练习
27.1 图形的相似1 PPT课件
八年级上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3课时)教案
七年级上精品课件-正数与负数
27.3 位似 PPT课件
26.1 二次函数复习 课件
1.1正数和负数 试卷一(含答案)
1.1正数和负数 同步练习2
26.1 二次函数 PPT课件
27.2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PPT课件
1.1正数和负数 试卷二(含答案)
1.1正数和负数课堂小练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2课时) 同步课堂 练习精讲PPT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2 PPT课件
2015七年级数学上册 1.1《正数和负数》人教版教案
1.1七年级上正数和负数 课件(第二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点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课件(3)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2课时)同步练习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2) PPT课件
26.1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课件
八年级上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第1课时)教案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