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平方数表_数学家故事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古代的平方数表
首页>数学杂谈>数学家故事>古代的平方数表

古代的平方数表

2016-10-26 收藏

1354年,一个叫辛克斯的人得到了一批古代遗留下来的泥版,泥版上刻着一行又一行古怪的数字。这些数字是古代人用芦苇管或小木棒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刻出来的,字的笔划一端粗一端细,好象楔子,是一种楔形文字。如果把这些古怪数字“翻译”成我们所熟悉的阿拉伯数字,则如图所示,第一块泥版上所刻的数依次为1、4、9、16、25、36、49,接下去是1.4、1.21、1.40、2.1、2.24、2.49、3.16、3.45、4.16,等等。

1

4

9

16

25

36

49

1.4

1.21

1.40

2.1

2.24

2.49

3.16

3.45

4.16

第一块泥版上所刻的数据考证,这批泥版是古巴比伦人遗留下来的,大约于公元前2300-1600年间制成。那么,泥版上所刻的数又是什么意思呢?

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终于发现,它们是古巴比伦人的平方数表和立方数表。在平方数表上刻着1 60的平方数,在立方数表上刻着1 32的立数。

原来,古代巴比伦人的记数方法是以60进位的,这些数表上的记号也只有用60进位制才能解释得通。例如,对于第一块泥版上所刻的数,其中1、4、9、16、25、36、49分别是1、2、3、4、5、6、7的平方,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至于1.4、1.21......、4.16等数,实际上应作如下解释:

第8个数,1.4意为160+4=64=古代的平方数表1

接下去的数,1.21意为160+21=81=古代的平方数表2

1.40意为160+40=100=古代的平方数表3

2.1意为260+1=121=古代的平方数表4

... ... ... ... ... ... ... ...

4.16意为460+16=256=古代的平方数表5

古代巴比伦人还没有用来表示数字0的记号。因而,在他们的泥版平方数表上,1.4和1.40实际上使用的是相同的记号,如果我们有幸能够看到当年古巴比伦人写出的算式,那么,必须根据算式中上下文的意思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由此可知,数字0的出现,给我们记数带来了多大的方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