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大家都说数学式子题比较好解,应用题比较难做。难在哪里?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解应用题要过好以下“三关”:
第一、文理关。应用题总是用文字来表述的,也就是说应用题总是文字题,是“文章数学”的形式。既然是“文章”,就有一个疏通文字的问题。大家感到数学应用题难,恐怕首先就在于这第一关“文理关”过不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任何教材都是语文教材”,这句话讲得很确切,它告诉我们解数学应用题,要注意提高自己分析文字的能力。如果这第一关就过不去,解应用题就无从谈起。
只要你按照运算法则和步骤去做就可以了。而应用题则不然,已知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得你自己去分析。再从解题步骤来看,解数学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审(题),画(图表),析(分析),解(运算),查(检查),答(案),解题步骤比较全面,不像式子题那样单纯。由于要求全,解题时既要综观全局,又要层次分明,难度自然就比较大了。但话说回来,正因为数学应用题在分析思考和联系实际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对我们解题能力的锻炼就更大。这也说明,要学好数学,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常识。广博是精深的基础,尤其是初中阶段,更需要注意这一点。
第二、事理关。既然应用题具有一定的事实,当然其中就有一定的事理。是生活中的问题,离不开生活经验;是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当然就应该懂得这方面的内容。如果对应用题中所涉及的事理不了解,自然就无法解应用题了。初中数学应用题涉及的事理不外三方面:生活常识;工农业生产或科学技术中普通的知识;初中理、化、生物等自然学科中有关的知识。
第三、数理关。文字流通了,事理明白了,剩下的才是运用数学知识和规律去解题,这就是“数理关”。
综上分析,应用题用文字表述,且具有一定的事理,它和式子题有明显的不同。式子题有现成的式子,计算方法和次序都是明确的。
小学数学公开课听课反思 听《什么是周长》一课随感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练习卷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新常态课堂”研讨观摩会学习体会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课后练习: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2015年秋季学期一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2015年秋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秋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2015年)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测试卷2015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比》同步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同步练习题(北师大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4时记时法同步训练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同步练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2015必备的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平移与平行
初一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一元一次方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认识比)
小学中年级数学新教材观摩课听课体会
精选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同步检测题:鸡兔同笼问题
2015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试题(苏教版)
2015年小学三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中试题(北师大版)
24时记时法课后练习题(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5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摸底试卷(人教版)
2015年秋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青岛版
听小学数学研讨课《一分钟能干什么》有感
《9的乘法口诀》教学笔记
一年级上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015年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