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一个大人一餐吃4个面包,四个小孩一餐合吃一个面包。现有大人和小孩共100人,一餐刚好吃100个面包,问大人、小孩各有几人?
按照算术解法,解题步骤可以是这样:
(1)若100人全是大人,需要几个面包?
4100=400(个)。
(2)实际上比这个数目少吃几个面包?
400个-100个=300个。
(3)把一个大人换成一个小孩,可省下几个面包?
。
(4)为了少吃掉300个面包,要把多少个大人换成小孩?
。
所以,有80个小孩,20个大人。
这个解题步骤颇费思索。而代数解法就直接了当:
设有x个大人,那么小孩有(100-x)个。根据题意,大人一餐吃4个面包,小孩一餐吃只面包,所以大人和小孩共吃
个面包。但他们一餐刚好吃掉100个面包,所以得到方程
。
解这个方程,得到x=20。
所以有20个大人,80个小孩。
对于下面的问题,同学们先试着自己用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来解,再看题后的答案。
初一(2)班有50个同学,集体去看电影。乙种标价每张1元,甲种标价每张1元五角。买票共用去62元。问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用算术方法解:
如果50张票全是前排的,那么总价应该是
1元50=50元。
可现在共用去62元,超出了
62元- 50元= 12元。
为什么会超出12元钱呢?这是因为,实际买的票不完全是1元的。有一部分是1.5元的。如果把一张1元的票换成1.5元的票,需多付
1.5元-1元=0.5元。
现在一共多付了12元,显然,1.5元票的张数应为
12元0.5元= 24(张)。
由此不难求出1元的票有
50-24=26(张)。
把上面的思路写成完整的算式是
(62-150)(1.5-l)
=120.5
=24(张)。 …票价1.5元的张数。
票价是1元的有
50-24= 26(张)。
用代数方法来解:
设1元的票买了x张,则1.5元的票为(50-x)张。
根据总票价,可得如下含未知数的等式:
x+1.5(50-x)= 62。
解这个方程,得x=26(张)。 ……l元票的张数。
50-x=50-26=24(张)。 ……1.5元票的张数。
显然,上面两种解法中,代数解法要比算术解法容易得多。一般说来,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要比算术方法优越。这是什么原因?因为算术解法始终使未知数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解题过程中,一般由已知数作先导,一步步地向前探索,直到解题基本结束时,才建立起要求的那个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比较费力。代数解法首先用字母代替未知数,从而使未知数与已知数在考虑所有的数量关系中,始终处于平等的地位,比较容易找到反映等量的关系,从而得到解答。所以,算术方法思路比较狭窄,代数方法则比较开阔平坦。
还需要强调一点。初中和小学数学中遇到的应用题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如果能用算术方法解,虽说比代数方法繁,但毕竟还是能解的。在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中提出的许多数学问题很复杂,这些复杂的问题用算术方法几乎无法去解。这时,方程的优越性就更加显示出来了,这点,同学们以后会有体会的。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5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35
高一数学下册巩固与练习题6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38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20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24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26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7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9
高一数学下册巩固与练习题4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2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6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37
高一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解析检测8
高一数学下册巩固与练习题11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34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7
高一数学下册巩固与练习题25
高一数学下册巩固与练习题12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5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0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6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21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29
高一数学下册巩固与练习题8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8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32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25
高一数学下册课时堂堂清复习题14
高一数学下册巩固与练习题2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