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加减号“+”,“-”,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乘号“”,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等号“=”,最初是154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柯德开始使用.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其著作中大量使用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十七世纪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兹广泛使用了这个符号,从此人们普遍使用.
大于号和小于号“>”“<”,1631年为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相似号“∽”和全等号“≌”是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用.
括号“()”,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括线,1629年格洛德开始使用括号.
平方根号“”,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
”表示根号.“
”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
本文摘自《人教网学趣味数学》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二第六课时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数学方向与路线
二年级数学写数读数
二年级数学认识整百数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
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2
二年级数学口算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买鲜花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1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练习一第三课时
二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
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
二年级数学认数复习
二年级数学比一比2
二年级数学认位置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1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2
二年级数学1-7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比一比1
二年级数学统计与猜测
二年级数学角与直角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2
二年级数学不退位减
二年级数学认识几百几十的数2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的两步计算
二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
二年级数学花园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运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