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8
收藏
获利20%”、“赚20%”、“打几折”等数学术语的这类问题,由于对它们的实际意义不清楚,学生解答时有较大的难度。如果把这些术语转换成标准句型,就容易解决了。
为了让学生达到正确理解和解题的目的,平时教学中,可对“数学术语”分两阶段进行训练。
一、实际意义的训练
1.按20%的利润定价,就是定价比成本多20%。
2.获利20%,就是实际售价比成本多20%。
3.打八五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
4.按成本价提高20%出售,就是售价比成本多20%。
5.赚了20%,就是实际售价比成本价多20%。
6.亏损20%,就是售价比成本少20%。
7.优惠5%出售,就是实际售价比成本降低5%。
8.加价20%出售,就是售价比成本价多20%。
……
二、实际应用的训练
例 一种笔记本电脑,开始时按成本价提高20%出售,后来因为市场原因打八五折出售。降价后每台只卖5100元。这种笔记本电脑卖出一台是赔了还是赚了?赔了或赚了多少钱?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种笔记本电脑经过了两次调价,即开始时按成本价提高20%出售,后来打八五折出售。根据以上的训练,可以把它们清楚地转述为:①第一次售价比成本多20%;②第二次售价是第一次售价的85%。据题意知道第二次售价为5100元,这样就很容易地把问题解决了。
具体的解答过程如下:
5100÷85%=6000(元)…………第一次售价
6000÷(1+20%)=5000(元)……成本价
5100-5000=100(元)……赚的钱
以上题型要经常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转述,把这类问题转化成基本的题型。
下面再提供两题供大家练习:
1.某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打八折出售,结果亏损了64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2.商品甲的定价含30%的利润,商品乙的定价含40%的利润,甲、乙两种商品的定价相加是470元,甲的定价比乙的定价多50元。甲、乙两种商品的成本价各是多少元?
数学《统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24时计时法》数学教案
最新《认识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推理》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2014三年级《平均数》数学教案
二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人教版毫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二年级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小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案
数学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二年级《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一数教学反思
数学二年级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
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一数数学教案
人教版《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2014三年级《年月日》数学教学设计
《找规律》数学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最新数学《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