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回顾三年级数学的重点,小编为您整理了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
以上内容是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希望可以作为大家课后练习和考前复习的参考资料!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负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小数加、减法》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圆 第2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4小数点左移与小数大小的关系》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5小数乘小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 圆的面积 第1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6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 2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心得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认识负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比的意义 第1课时》教学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6积的近似值》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 周长是多少》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整十数、整百数(第一课时)》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7笔算乘法练习》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看图列式》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小数乘整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克和克》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2 圆的周长 第1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二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除法的应用》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圆的面积 第2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