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学习计划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
1、平方与平方根
2、面积与平方
(1)任意两个正数的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
(2)任意两个正数的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再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
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
3、平方根
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2零只有一个平方根,它就是零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4、实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5、平方根的运算
6、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性质1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
性质2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7、算术平方根的乘、除运算
1)算术平方根的乘法
sqrt(a)sqrt(b)=sqrt(ab)(a=0)
2算)术平方根的除法
sqrt(a)/sqrt(b)=sqrt(a/b)(a0)
通过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式子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火把根号中的分母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3)被开方数的每个因数的指数都小于2;(2)被开方数不含有字母我们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平方根叫做最简平方根
8算术平方根的加、减运算
如果几个平方根化成最简平方根以后,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平方根就叫做同类平方根
9、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1)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化二次项系数为1用二次项系数去除方程两边,将方程化为x^2+px+q=0的形式
2、移项把常数项移至方程右边,将方程化为x^2+px=-q的形式
3、配方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是方程左边成为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一个常数
4、有平方根的定义,可知
(1)当p^2/4-q0时,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当p^2/4-q=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二重根);
(3)当p^2/4-q0,原方程无实根
10、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当b^2-4ac=0时,x1,2=(-b(+,-)sqrt(b^2-4ac))/2a
1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方程ax^2+bx+c=0(a!=0)
当delta=b^2-4ac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delta=b^2-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delta=b^2-4ac时,没有实数根
1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以两个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2-(x1+x2)x+x1x2=0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课件ppt人教B版必修1
新人教版14.3.1等腰三角形
老人教版初中几何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2014
老人教版初中几何垂径定理课件
指数函数(1)课件ppt人教B版必修1
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老人教版几何)
《幂函数》课件ppt人教B版必修1
20.4二次函数的性质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1.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等差数列例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老人教版初三)
等差数列概念
c2梯形
初二12.2正方形1
19.3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2)教案
老人教版几何第二册3.16勾股定理课件
初二12.2正方形2
老人教版初三垂直于弦的直径课件
22.1圆的有关概念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9.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老人教版九年级下第六章解直角三角形课件
20.1二次函数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老人教版初中几何课件全等三角形
含绝对值的不等
22.4圆周角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初二几何正方形
第二十七章圆(一)复习课件ppt冀教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