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4
收藏
(一)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行程问题,一般是指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求路程,求相遇时间,求速度。
它们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
(二)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的地点可以相同(如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也可以不同,但方向一般是相同的。由于速度不同,就发生快的追及慢的问题。
根据速度差、距离差和追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常用下面的公式:
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距离差÷速度差
速度差=距离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快速-慢速
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三)
二、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由于背向运动而相离,就是相离问题。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问题通常称为流水问题,流水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仍然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解答时要注意各种速度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船在静水中行驶,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距离叫做划行速度或叫做划力;顺水行船的速度叫顺流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叫做逆流速度;船放中流,不靠动力顺水而行,单位时间内走的距离叫做水流速度。各种速度的关系如下:
(1)划行速度+水流速度=顺流速度
(2)划行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
(3)(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划行速度
(4)(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
流水问题的数量关系仍然是速度、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即:速度×时间=距离;距离÷速度=时间;距离÷时间=速度。但是,河水是流动的,这就有顺流、逆流的区别。在计算时,要把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开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体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题:第二学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次品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练习题:第二学期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第二学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教案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长方体的元素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课后练习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7单元复习题(2016新版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精选应用题专项练习题2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检测卷(附答案)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试卷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测试题
2016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素质测试卷
2016年高考数学答题方法的铁律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应用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柱和圆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精选应用题专项练习题1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精选应用题专项练习题4
2016年高考数学最后20天的提分秘诀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知识点汇总:负数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思维
2016年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正比例、反比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