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有些题目,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也就是说从多个角度去想就会有多种解法。这样做可以使思维更开阔,也能从中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下面的题目就可以用三种方法来解。
例 某建筑工地,第一天用6辆汽车运沙子,共运96吨,第二天用同样的汽车12辆运沙子,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多少吨?
解法一:先求一辆汽车一天运沙子的吨数,再求12辆汽车一天运沙子的吨数,减去第一天运的吨数,就得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的吨数。
6÷6×12-96=96(吨)
解法二:先求出12辆是6辆的多少倍,再求12辆汽车每天运的吨数,最后减去6辆汽车每天运的吨数。
96×(12÷6)-96=96(吨)
解法三:先求一辆汽车一天运的吨数,再求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几辆车,这多的几辆所运的沙子就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的。
96÷6×(12-6)=96(吨)
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48吨。
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
我们来看一道题,它可以有五种解法,甚至更多,看完后,请你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解法?
例 某饭店买回一桶豆油,连桶称共有210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称还有120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解法一:把120千克扩大2倍,得到一桶豆油的重量和两只桶重,从中去掉210千克(这是一桶豆油与一只桶的重量和),即得桶重。
120×2-210=30(千克)
解法二:先求出半桶豆油的重量,再从120千克中去掉这半桶豆油的重量,也可得桶重。
120-(210-120)=30(千克)
解法三:先求出两只桶和两桶油的重量,再求出两只油桶和一桶油的重量,这样可求出一桶油的重量,然后可求出桶重。
210-(210×2-120×2)=30(千克)
解法四:基本上与解法三相同,也可以说是它的简便算法,但算理稍有不同。
210-(210—120)×2=30(千克)
解法五:先求出半只桶重,再求出整个油桶的重量。
(120-210÷2)×2=30(千克)
答:油桶重30千克。
我们再来看一道题:李师傅要加工3080个零件,他用4天加工了28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多少天?
解法一:先求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和还剩下多少个零件,再求需要加工多少天。
(3080-280)÷(280÷4)=40(天)
解法二:先求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再求加工这批零件一共需要多少天,最后求还需要加工多少天。
3080÷(280÷4)-4=40(天)
解法三:先求这批零件的总数是他4天加工零件的多少倍,再求加工这批零件一共需要多少天,最后求还需要加工多少天。
4×(3080÷280)-4=40(天)
解法四:先求还要加工多少个零件,然后求还加工的零件数是4天加工零件数的多少倍,最后求还需要加工多少天。
4×[(3080-280)÷28] =40(天)
答:加工剩下的零件还需要40天。
希望你也常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一道题,以提高解题能力。
不等式学案5
循环结构教案2
不等式学案2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导学案1
几何概型的类型及解法教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案3
任意角学案1
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导学案2
循环语句教案1
三角函数学案1
三角恒等变换学案2
几个常见函数的导数教案
不等式学案6
基本初等函数学案2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案2
三角函数学案2
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案4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
不等式学案4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教案
不等式学案3
基本初等函数学案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案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案
三角恒等变换学案3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教案2
不等式学案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