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思考题是锻炼同学们的思维的,下面的一道你是怎样做的?
题目是这样的:选择+、-、×、÷中的运算符号,把下面各题连成算式,使它们的得数分别等于0、1、2、3、4、5、6、7、8、9。
(1) 2 2 2 2 2=0
(2) 2 2 2 2 2=1
(3) 2 2 2 2 2=2
(4) 2 2 2 2 2=3
(5) 2 2 2 2 2=4
(6) 2 2 2 2 2=5
(7) 2 2 2 2 2=6
(8) 2 2 2 2 2=7
(9) 2 2 2 2 2=8
(10)2 2 2 2 2=9
下面向你介绍三种解这道题的方法,希望你能受到启发,从而举一反三,学会解更多的思考题。
猜测法,也叫试验法。它完全是靠边猜测、边试验的方式求解。如(1)题,先试2×2÷2+2-2≠0,后试2÷2+2-2+2≠0……最后试得2÷2+2÷2-2=0,成功了。猜到了一种答案,还可以继续下去,以寻找第二、第三种答案。
逆推法,就是从问题的要求或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拢已知条件,把已知条件逐个用进去,直至求出问题的答案。如(2)题,因为等号右边的1比等号左边的2小,所以只能在等号左边第一个2前面添上减号或者除号。如添上减号,使原题变成2 2 2 2=3。同理又因3>2,故可在等号左边第二个2的前面添上加号,使原题变成2 2 2=1。这时就很容易看出2-2÷2=1了。综合前两步逆推,就得到2-2÷2+2-2=1的一种解法。如继续作其它逆推,还可得到第二、第三……种解法。
前面介绍的两种方法你看懂了吗?请不要着急,慢慢地消化理解,逐步加以接受。
下面请看第三种解法。
凑数法,这是一种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它同样要结合试验才能顺利进行。如(3)题,可以让等式左边的5个2两两相减得0,剩下的一个2当然就和等式右边的2相等了,即2-2+2-2+2=2。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猜测法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要试验,但试验的方法是不同的,你能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点吗?
怎么样?这三种解法和你以前用过的方法一样吗?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果有,那真是太好了,因为你现在的思路宽了,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的。
好吧,看看你学习的效果怎样,是不是真正能举一反三。请做下面的题。
选择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下式成立。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推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比一比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公顷、平方千米 教案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设计
练习六 习题训练
认识半点 教案设计
24时计时法 一年级数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习十四第4、6—1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平均数2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制作年历
认识钟表 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 人教版数学
第九单元 统计 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课程分析及教案教学设计名师推荐
小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设计校园 教学设计
数 学 广 角108一109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练习课
笔算乘法(进位)
24时计时法 第二课时
第八单元 找规律 教学设计
8、9的加减法 推荐
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设计
几和第几 第三单元 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