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只有1
一道简单的问题是:用1、+、×、的运算来分别表示23和27,哪个数用的1较少?要表达2008,最少要用多少个1?
我们先给出从1到15的表达式。
1=1,
2=1+1,
3=1+1+1,
4=(1+1)×(1+1),
5=(1+1)×(1+1)+1,
6=(1+1)×(1+1+1),
7=(1+1)×(1+1+1)+1,
8=(1+1)×(1+1)×(1+1),
9=(1+1+1)×(1+1+1),
10=(1+1)×((1+1)×(1+1)+1),
11=(1+1)×((1+1)×(1+1)+1)+1,
12=(1+1+1)×(1+1)×(1+1),
13=(1+1+1)×(1+1)×(1+1)+1,
14= (1+1)×((1+1)×(1+1+1)+1),
15= (1+1+1)×((1+1)×(1+1)+1)。
把用1的个数写成数列,就是{1, 2, 3, 4, 5, 5, 6, 6, 6, 7, 8, 7, 8, 8, 8, ...}。
对于23,
23 = (1+1)×((1+1)×((1+1)×(1+1)+1)+1)+1,
1的个数为11。
对于27,
27 = (1+1+1) × (1+1+1) × (1+1+1)
1的个数为9。
对于2008这样的大数,要寻找表达式很困难。
我找到的表达式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008
一共用了24个1,但是不是用了最少的1,证明起来有一定难度。
数学高考专题复习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总体估计
第35讲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高三第一轮复习二次函数
第22讲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28讲三角函数的性质(2)
第23讲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诱导公式
第36讲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下)
解三角形,数列
第36讲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上)
高三第一轮复习等比数列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25三角公式
不等式证明
第31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
空间角
圆的方程复习课
椭圆定义及几何性质
第34讲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第28讲三角函数的性质(1)
第25讲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27讲三角函数的图象(1)
第33讲解斜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公开课)
第26讲三角函数的求值
第32讲线段的定比分点及平移
数列的小结与复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