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只有1
一道简单的问题是:用1、+、×、的运算来分别表示23和27,哪个数用的1较少?要表达2008,最少要用多少个1?
我们先给出从1到15的表达式。
1=1,
2=1+1,
3=1+1+1,
4=(1+1)×(1+1),
5=(1+1)×(1+1)+1,
6=(1+1)×(1+1+1),
7=(1+1)×(1+1+1)+1,
8=(1+1)×(1+1)×(1+1),
9=(1+1+1)×(1+1+1),
10=(1+1)×((1+1)×(1+1)+1),
11=(1+1)×((1+1)×(1+1)+1)+1,
12=(1+1+1)×(1+1)×(1+1),
13=(1+1+1)×(1+1)×(1+1)+1,
14= (1+1)×((1+1)×(1+1+1)+1),
15= (1+1+1)×((1+1)×(1+1)+1)。
把用1的个数写成数列,就是{1, 2, 3, 4, 5, 5, 6, 6, 6, 7, 8, 7, 8, 8, 8, ...}。
对于23,
23 = (1+1)×((1+1)×((1+1)×(1+1)+1)+1)+1,
1的个数为11。
对于27,
27 = (1+1+1) × (1+1+1) × (1+1+1)
1的个数为9。
对于2008这样的大数,要寻找表达式很困难。
我找到的表达式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008
一共用了24个1,但是不是用了最少的1,证明起来有一定难度。
2014年高考数学知识点解析: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知识点复习:集合与映射专题复习指导
2014年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高二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二数学知识点解析 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
数学高二圆的方程知识点
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知识点(高二)
2014年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常用逻辑用语
数学排列知识点
高中2014年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4年高中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二数学数学重要公式
高二数学理解集合概念知识点
2014年高中数学公式知识点:积化和差公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圆锥曲线方程
高二数学函数三要素知识点
2014年高中数学知识点指导:直线与圆锥曲线
2014高二数学选修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立体几何重在建立空间概念
2014年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解析复习
高中高二数学知识点解析:球的相关知识汇总
高二数学知识点: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辗转相除法
不等式的解法
2014年高二数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高二数学知识点学习:十五个重要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复习:函数方程思想讲解
高中数学知识点指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数学高二知识点
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高二数学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