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只有1
一道简单的问题是:用1、+、×、的运算来分别表示23和27,哪个数用的1较少?要表达2008,最少要用多少个1?
我们先给出从1到15的表达式。
1=1,
2=1+1,
3=1+1+1,
4=(1+1)×(1+1),
5=(1+1)×(1+1)+1,
6=(1+1)×(1+1+1),
7=(1+1)×(1+1+1)+1,
8=(1+1)×(1+1)×(1+1),
9=(1+1+1)×(1+1+1),
10=(1+1)×((1+1)×(1+1)+1),
11=(1+1)×((1+1)×(1+1)+1)+1,
12=(1+1+1)×(1+1)×(1+1),
13=(1+1+1)×(1+1)×(1+1)+1,
14= (1+1)×((1+1)×(1+1+1)+1),
15= (1+1+1)×((1+1)×(1+1)+1)。
把用1的个数写成数列,就是{1, 2, 3, 4, 5, 5, 6, 6, 6, 7, 8, 7, 8, 8, 8, ...}。
对于23,
23 = (1+1)×((1+1)×((1+1)×(1+1)+1)+1)+1,
1的个数为11。
对于27,
27 = (1+1+1) × (1+1+1) × (1+1+1)
1的个数为9。
对于2008这样的大数,要寻找表达式很困难。
我找到的表达式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008
一共用了24个1,但是不是用了最少的1,证明起来有一定难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初中生函数学习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圆的基础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课2
师生参与,共同进步 ——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随笔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正割的基础公式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与创新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整式的加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2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直线的点斜公式方程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圆和圆位置关系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三角形的重心
用心理学理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研究
探索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怎样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三角形全等的公式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课1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加和减》教材分析
如何提高初一新生数学及格率
简析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
培养尖子生的五大绝招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