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子女的年龄
题目的描述是这样的:一个经理有3个女儿,3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3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1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3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1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3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题目也可能变为:两个俄国数学家在飞机相遇。伊凡问: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有3个儿子,他们都多大了?艾格回答:他们的年龄乘积是36,年龄之和是今天的日期。伊凡思考了一分钟后,说:可是你并没有告诉我你儿子的岁数。艾格说:忘了告诉你,我小儿子的头发是红色的。伊凡回答:那就很清楚了,我知道你儿子的岁数了。伊凡是怎么知道艾格儿子们的岁数的?
这道题也很经典,难度不算太大,经常改头换面地出现在各类趣味数学书本中。因为解题过程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只涉及简单的加数拆分和因素分解,但要求缜密的逻辑性和足够的耐心。
我们把这些都列成表。在女儿猜数中,出现了两个相同的乘积36,导致判断困难,因此可以断定父亲的年龄为36;由于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去掉了两个小女儿同为2岁的可能性,结果因此就出来了,女儿的岁数分别是1、6、6。在儿子的猜数中,出现了2个相同的和13,导致了判断困难。由于只有一个儿子的头发是红的,排除了两个儿子同为2岁的可能性,因此结果也是三个儿子分别为1、6、6岁,当天日期为本月的13日。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积的近似值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第7单元《统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
《小数的乘法:连乘、乘加、乘减》教案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十册《欣赏设计》教学设计
第十册《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教学设计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