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如图38-1,A、B是圆的一条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逆时针而行,第一周内,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在D点第二次相遇。已知C点离A点80米,D点离B点60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分析】这是一个圆周上的追及问题。从一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小张行了80米,小王行了“半个圆周长+80”米,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王比小张多行了半个圆周长,然后,小张、小王又从C点同时开始前进,因为小王的速度比小张快,要第二次再相遇,只能是小王沿圆周比小张多跑一圈。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小王比小张多走的路程(一个圆周长)是从开始到第一次相遇小王比小张多走的路程(半个圆周长)的2倍。也就是,前者所花的时间是后者的2倍。对于小张来说,从一开始到第一次相遇行了80米,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就应该行160米,一共行了240米。这样就可以知道半个圆周长是180(=240-60)米。
【解】(80+80×2-60)×2=360(米)
苏教版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游乐场》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分析
《抛硬币》教学设计
《相同加数连加》教学设计
《锐角和钝角》教学策略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点图与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二
《统计(一)》教学设计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看望老人》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美丽的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
《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音乐课《红星歌》教学设计二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
《乘法口诀二》教学设计
《认识几时几分》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