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向B地前进,甲每行5分钟休息2分钟,乙每行210米休息3分钟,甲出发后50分钟到达B地,乙到达B地比甲迟了10分钟.已知两人最后一次的休息地点相距70米,两人的速度是多少?
解:甲50÷(5+2)=7次……1分钟,说明甲休息了7次共2×7=14分钟。
乙休息了14+10=24分钟,休息了24÷3=8次。
乙行到甲最后休息的地方时,行了210×8+70=1750米,实际行了5×7=35分。
所以实际的速度是1750÷35=50米/秒。
全程就是50×(50-14)=1800米。
平均速度:甲1800÷50=36米/秒,乙1800÷(50+10)=30米/秒。
解:甲用50分钟,所以是走了7个5分钟,休息了7个2分钟,最后又走了1分钟。有效行进时间是36分。
因为甲乙速度相同,所以乙行走的有效时间也是36分钟,走到甲的最后休息点有效行进时间是36-1=35分钟;
因为乙一共使用了60分钟,所以有24分钟在休息,共休息了8次,其间行走了210*8=1680米,加上两人最后一次的休息地点之间70米,共计1750米。
所以乙在35分钟的有效行进时间内可以前进1750米,甲乙的【行进速度】均为1750/35=50米/分钟。 可以计算出:AB距离为50*36=1800米。
所以:
甲完成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1800/50=36米/分钟
乙完成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1800/60=30米/分钟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课后练习题:西师大版
中考数学解题技巧及方法指导(考前必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要点归纳
小学期中复习:一年级数学读数和写数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考点总结:比较大小和第几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2016年秋季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课后练习题
2016年四年级上学期数学随堂检测题:《公顷和平方千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整理
必备的五年级数学《平均数》练习题:上学期
2017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6中考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等式和它的性质
2017中考数学压轴题答题的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律》练习题:第一学期
2017中考数学第一轮模拟练习题(有答案)
浙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017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备考)
2016中考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017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题(答案)
2017中考数学压轴题答题技巧(分类分析)
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上学期
《三角形的面积》课后练习题:五年级上学期数学
2016中考数学考点复习:等式及方程的有关概念
《公顷和平方千米》同步练习题: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运算律》
人教版初三数学期中考二次根式练习题
中考数学第一次摸底试卷2017(练习)
初三上册数学期中考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2016中考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常考考点:等式和它的性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