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164.甲、乙两人以均匀的速度绕圆形跑道按相反的方向跑步,他们的出发点分别在直径的两个端点,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那么在乙跑完100米时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圈还差60米时,第二次相遇.跑道的长是几米?
解:第二次甲跑一圈还差60米,说明第一次相遇时,甲行了1/3还少60÷3=20米。跑道长(100-20)÷(1/2-1/3)=480米
165.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比为4:3,甲容器水深7厘米,乙容器水深3厘米.再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几厘米?
解:由于甲乙底面积之比是4:3,要使水深相等,那么注入甲乙相同体积的水的深度的比是3:4。所以,甲容器要注入(7-3)÷(4-3)×3=12厘米深的水。
所以这时的水深12+7=19厘米。
166.有一辆沿公路不停地往返于M,N两地之间的汽车.老王从M地沿这条公路步行向N地,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中途迎面遇到从N地驶来的这辆汽车,经20分钟又遇到这辆汽车从后面折回,再过50分钟又迎面遇到这辆汽车,再过40分钟又遇到这辆车再折回.N,M两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167.用甲、乙、丙三个排水管排水,甲管排出1立方米水的时间,乙管能排出1.25立方米的水,丙管能排出1.5立方米的水.现在要排完某个水池的水,先开甲管,2小时后开乙管,几小时后再开丙管,到下午4时正好把水排完,且各个排水管排出的水量正好相等.问什么时候打开的丙管?
解法一:
要使排水量相等,甲管和乙管用的时间比是1.25:1=5:4,
所以单独开乙管需要2÷(5-4)×4=8小时。
乙管和丙管的时间比是1.5:1.25=6:5,
所以单独开丙管需要8÷6×5=20/3小时,即6小时40分。
所以丙管打开的时刻是10时20分。
解法二:
乙管先开2小时,比甲管多排2×1.25=2.5立方米。所以甲管用了2.5÷(1.25-1)=10小时。甲管10小时放水量丙管需要10×1÷1.5=20/3小时,即6小时40分。
所以丙管打开的时刻是10时20分。
168.有一项工程,由三个工程队每天轮流做.原计划按甲、乙、丙次序轮做,恰好整天完工;如果按乙、丙、甲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0.5天;如果按丙、甲、乙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1/3天.已知甲单独做13天完工,且3个工程队的效率各不相同,那么这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队合作要几天?
解:根据条件可以作如下分析:有两种情况分析。
第一种情况:
①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
②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1/2)
③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1/3)
三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甲=乙+丙×1/2=丙+甲×1/3
可以得到:丙=乙=甲×2/3,所以不符合条件。
第二种情况:
①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
②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1/2)甲(1/2)
③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1/3)乙(2/3)
可以得到:丙=甲×1/2,乙=甲×1/2÷2/3=甲×3/4
所以三个工程队合作的时间是13÷(1+1/2+3/4)=52/9天。
《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设计
《球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教材分析
《图形与变换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二
北京版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苏教版《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圆柱与圆锥》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式与方程复习”》教学设计(一)
小学数学《众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运动场的设计》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二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式与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