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75.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3,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解: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合行了一个全程,其中乙行了全程的2÷(2+3)=2/5
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合行了3个全程,其中乙行了全程的2/5×3=6/5
两次相遇点之间的距离占全程的2-6/5-2/5=2/5
所以全程是3000÷2/5=7500米。
解乙的速度是甲的2/3即甲速:乙速=3:2所以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3/5,乙走了全程的2/5
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甲共走了2倍全程的3/5=6/5,乙走了2倍全程的2/5=4/56/5-4/5=2/5,即相差全程的2/5A、B两地的距离=3000/(2/5)=7500米
综合:3000/[2*3/(2+3)-2*2/(3+2)]=50(千米)
76.一条船往返于甲、乙两港之间,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9千米/小时,平时逆行与顺行所用时间的比为2:1.一天因下雨,水流速度为原来的2倍,这条船往返共用10小时,问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C顺水速度是逆水速度的2倍,那么逆水速度就是水流速度的2倍,静水速度就是水流速度的3倍,所以水流速度是9÷3=3千米/小时
下雨时,水流速度是3×2=6千米/小时,
逆行速度是9-6=3千米/小时
顺行速度是9+6=15千米/小时
所以往返时,逆行时间和顺行时间比是5:1
所以顺行时间是10÷(5+1)=5/3小时
所以甲乙两港相距5/3×15=25千米
解:无论水速多少,逆水与顺水速度和均为9*2=18
故:
水速FlowSpeed=18/3/2=3;
船速ShipSpeed=FlowSpeed+18/3=9;
whenrains,Flowspeed=6;
顺水s1=9+6=15;
逆水s2=9-6=3;
顺水单程时间10*(3/(15+3))=5/3;
so,相距5/3*15=25km
77.某学校入学考试,确定了录取分数线,报考的学生中,只有1/3被录取,录取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其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5分,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80分,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解:假设每组三人,其中3×1/3=1人被录取。每组总得分80×3=240分。录取者比没有被录取者多6+15=21分。所以,没有被录取的分数是(240-21)÷3=73分所以,录取分数线是73+15=88分
解:因为没录取的学生数是录取的学生数的:
(1-1/3)/1/3=2倍,二者的平均分之间相差:15+6=21分的距离,所以,在均衡分数时,没录取的学生平均分每提高一分,录取的学生的平均分就要降低2分,这样二者的分差就减少了3分,21/3=7,即要进行7次这样的均衡才能达到平均分80分,在这个均衡过程中,录取的学生的平均分降低了:2*7=14分,
所以,录取分数线是:80+14-6=88分,
78.一群学生搬砖,如果有12人每人各搬7块,其余的每人搬5块,那么最后余下148块;如果有30人每人各搬8块,其余的每人搬7块,那么最后余下20块.问学生共有多少人?砖有多少块?
解:如果每人搬7块,就会余下30×(8-7)+20=50块
所以搬5块的人有(148-50)÷(7-5)=49人
所以学生共有12+49=61人,砖有61×7+50=477块。
解:12人每人各搬7块,当他们搬8块的时候,多搬了12块
18人每人各搬5块,当他们搬动8块的时候,多搬了18*3=54块
所以30人多搬了54+12=66块其余人搬动了148-20-66=62块
而这些其它人每人多搬动了2块,所以其他人的人数为62/2=31
所以,一共有学生61人
砖块的数量:12*7+49*5+148=477
解:把30人分成12人和18人两部分,12人每人各搬7块,若他们搬8块,则多搬了12*1=12块,18人每人各搬5块,若他们搬8块,则多搬了18*3=54块,
所以30人多搬了54+12=66块其余人搬动了148-20-66=62块,而这些其它人每人多搬动了7-5=2块,所以其他人的人数为62÷2=31所以,一共有学生61人砖块的数量:12*7+49*5+148=477块
1.2提公因式法(第2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1.3公式法(第1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4.1.2二次根式的化简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异分母分式加减》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
4.3.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年级下二次根式教学课件
等腰梯形的判定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菱形》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因式分解小结与复习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年级下分式的加减法(1)课件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2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1.3公式法(第2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年级下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课件
2.2.1分式的乘除法(第2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3.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中心对称图形课件ppt
3.2.2菱形的判定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概率的概念》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2.1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湘教版八年级下《菱形》课件ppt
3.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提公因式法》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4.2.2二次根式的除法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平行四边形的角边性质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4.2.1二次根式的乘法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4.1.1二次根式课件ppt湘教版八年级下
2.5.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