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 ,《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对于这样一道题目,孙子的方法是“砍足法”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而每只“鸡”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1,每只“兔”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2。由此可知,多有一只“双脚兔”,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他们的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的数量就是:35-12=23(只)。
而我们一般在解题中也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是“假设法”。
【例】有若干只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例题分析】 对于这道题,咱们可以先假设笼子里面全是鸡,即鸡有35只,而一只鸡有两只脚,这时脚的总数就是35×2=70(只),但是实际上笼子里一共有94只脚,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咱们把兔子当成鸡的时候,每只兔子少算了2只脚,所以兔子的只数就是(94-70)÷2=12(只),而鸡的只数是35-12=23(只)。
所以这道题我们这样来解:
【解】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35×2=70(只)
(94-70)÷(4-2)=12(只)
35-12=23(只)
答:笼子里有鸡23只,兔子12只。
大家学会了吗?这道题用假设法的话,我们还可以设笼子里全是兔子,那么,大家自己来试试吧?
【练习】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大家在思考这些题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实际上这类题的解题方法除了老师上面提到的还有很多,那么,现在请大家好好的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解这道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商的近似数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正方体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一个数除以小数
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中班数学:比较高矮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数的除法练习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数乘小数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扇形统计图教学方案
水果品尝会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班计算活动:[1]和[许多]
10以内的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相遇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连乘、连加、连减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长方体的包装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圆的周长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平行和相交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列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对比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混合运算
中班数学活动:找规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