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差却发生变化。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
几年前的年龄=小的现年-成倍数时小的年龄
几年后的年龄=成倍时小的年龄-小的现在年龄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54-12)÷(4-1) =42÷3 =14(岁)→儿子几年后的年龄
14-12=2(年)→2年后
答:2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例2、父亲今年的年龄是54岁,儿子今年有12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54-12)÷(7-1) =42÷6=7(岁)→儿子几年前的年龄
12-7=5(年)→5年前
答: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例3、王刚父母今年的年龄和是148岁,父亲年龄的3倍与母亲年龄的差比年龄和多4岁。王刚父母亲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148×2+4)÷(3+1) =300÷4 =75(岁)→父亲的年龄
148-75=73(岁)→母亲的年龄
答:王刚的父亲今年75岁,母亲今年73岁。
或:(148+2)÷2 =150÷2 =75(岁) 75-2=73(岁)
(初一)整式的化简课件3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2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1
(初一)整式的化简课件4
(初一)整式的化简课件2
(四年级)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一课一练
(初一)角单元测试3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8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10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8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3
(初一)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2
(初一)角单元测试1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9
(初一)角单元测试2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4
(初一)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4
(初一)有理数的除法单元测试2
(初一)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3
(初一)有理数的除法单元测试1
(初一)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1
(初一)有理数的减法单元测试2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7
(初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关检测5
(初一)平行线的性质课件3
(初一)整式的化简课件6
(初一)有理数的减法单元测试1
(初一)有理数的乘法单元测试1
(初一)实数单元测试1
(初三)反比例函数检测题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