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图形 名称 字母的含义 周长c 面积 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长 b-宽 C=2(a+b) 或C=2a+2b S=ab
三角形 a---底边 h—a 边上的高 S= ah 或 S=ah÷2 或S=
梯形 S=(a+b)h/ a— 上底 b-下底h-高 S= (a+b)h或 S=(a+b)h÷2
圆 r-半径
C=πd=2πr r—半径 d-直径
π—圆周率 C=πd或C=2πr S=πr2
d= 或d=c÷ π
r= 或r=c÷π÷2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R-外圆半径 环=S外-S内=π(R2-r2)
立体图形
图形 名称 字母含义 S — 面积 V — 体积
正方体 a-棱长 棱长和=12a S表=6a2 S底= a2
V= S底h 或 V=a3
长方体 a-长
S=2(ab+ac+bc) a-长 b-宽
h-高 S表=2(ab+ah+bh)( 两个底面)
S表ab+2ah+2bh(没盖)S表2ah+2bh(没底面)
V=abh或V=Sh 棱长和=(a+b+h)×4
圆柱 r- C=2 r --底面圆半径
d—底面直径
C—底面周长 h-高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S底=πr2 V=S底h=πr2h
S侧=Ch =2πr h=πd h
两个底面:S表=S侧+2S底
没盖:S表= S侧+S底
没有底面:S表= S侧
空心管 R-外圆半径
V=πh(R2-r2) r-底面内圆半径
R-底面外圆半径h-高 V管=V外-V内=(πR2-πr2 ) h=π(R2-r2) h
直圆锥 r-底半径
V=πr2h/3 h-高 r—底面半径
S—底面积 V= Sh 或 V= πr2h
理想课堂高年级学生评价初探
在碰撞中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挖掘课内外资源 提升数学素养
创设活动情境,促进有效学习
科研是一种思想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做法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开放教学过程
低年级多元智能型数学作业再探
教师态度与学生学习
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挖掘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 探索 交流
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数学实践——学生成长的摇篮
数学新课堂不能承受之伪——新课标下教师若干教学行为反思
转换视角,成就数学的美丽
教师情感: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浅谈数学开放题与课程改革
培养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谈谈数量关系
从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
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的实践和探索
数学课堂情境化教学的理性思考
生活化素材应上出数学味——谈“数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
要关注“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对一些教学问题的反思
多元智力理论呼唤教育的个性化
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
浅谈教育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