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并在A,B两地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地点与第四次相遇地点相差10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
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是15:35=3:7。这里的相遇存在迎面相遇和追上相遇两种。(如果两车相差的路程是AB的距离的倍数,就是追上相遇。)
第一次相遇(迎面),把全程看作10份,甲车行了3份,乙车行了7份
第二次相遇(追上),10÷(7-3)=2.5,甲车行了2.5×3=7.5份,乙车行了17.5份。
第三次相遇(迎面),甲车行了3×3=9份,乙车行了7×3=21份
第四次相遇(迎面),甲车行了3×5=15份,乙车行了7×5=35份
两次相遇点,相距9-(15-10)=4份,所以每份是100÷4=25千米
所以AB两地相距25×10=250千米
八年级数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3
八年级数学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2
八年级数学函数与一次函数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的判定2
八年级数学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1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1
八年级数学平面图形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与逆定理2
八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2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与逆定理1
八年级数学中心对称图形4
八年级数学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1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
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2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9
八年级数学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与逆定理3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条件2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的判定1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
八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1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8
八年级数学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