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
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an, d, 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n=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
数列和公式:sn,= (a1+an)×n÷2;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n+a1)÷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2005年常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及答案数学
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数学
新疆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试卷数学(含答案)
上海市民办八校联考数学
初三数学二次根式测验
初三数学试卷
北京石景山2004数学试卷(含答案)
2005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数学卷
2005年南通市中等学校考试数学试题
2005年泸州市初中毕业考试非课改区数学卷
北京丰台区2004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数学
200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试卷
200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及答案
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数学)
2005年辽宁省十一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卷
2005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课改区数学卷
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2005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2005年黑龙江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数学卷
初三数学总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新课程全程配套试卷精选(图形的初步认识B卷)
淄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2005年浙江丽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卷
芜湖市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初中毕业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考试数学卷
2005年河北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新课标
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
有理数[上学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