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复习核心
注重课本知识,查漏补缺
注重课堂学习,提高效率
注意知识的迁移,学会融会贯通
科目:数学
学校:西宁市第一中学
教师:汪文娟,中学高级教师,青海省优秀班主任,曾获青海省业务能手称号,校级骨干教师。
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由填空、选择、解答题等28个题目组成。
2.考试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将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考查。按知识版块进行系统归纳代数具体为:(1)实数的概念及其运算;(2)代数式的分类、概念及其运算;(3)方程(组)的概念、性质、解法及应用:(4)不等式(组)的概念、性质、解法:(5)函数的概念,几种常见函数的图象及性质;(6)统计和概率。几何知识归纳为:(1)图形的初步认识;(2)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定理及其应用;(3)四边形的概念、定理及其应用;(4)图形与变换;(5)相似形的概念、定理及其应用;(6)解直角三角形;(7)圆的概念、定理及其应用;
3.试题模式:以2008年西宁市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为基本样式。
4.难度的比例分配:试卷满分为120分,简单题型占60%,中等题型占30%,难度题占10%。
中考要求
中考要面向全体考生,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为依据,关注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对数学与现实生活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命题规律
1.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的考查。
2.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3.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的基本原则
以《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为依据,立足于掌握和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主干知识,注重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薄弱环节的复习,及时查缺补漏,注重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灵活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1.注重课本知识,查漏补缺。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第一阶段的复习工作我们已经结束了,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反思和总结上一轮复习中的遗漏和缺憾,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时还没有思路,因此要做到边复习边将知识进一步归类,加深记忆;还要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牢固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进一步加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还要查找一些类似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要及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补缺补漏,直到自己真正理解会做为止,决不要轻易地放弃。
这个阶段尤其要以课本为主进行复习,因为课本的例题和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数学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审视这些例题习题,从中进一步清晰地掌握基础知识,重温思维过程,巩固各类解法,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复习形式是多样的,尤其要提高复习效率。
另外,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了的题,有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课本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题不仅要理解,而且一定还要会做。同时,对课本上的《阅读材料》《课题研究》《做一做》《想一想》等内容,我们也一定要引起重视。
数学史上一个大恩怨的真相
媒体称中国教授破解庞加莱猜想 西方媒体谨慎
家徒四壁与母亲相依为命 一无所有的数学国王
冰糖葫芦为什么每串10个?
数学符号的起源
庞加莱猜想破解后的沉默:得到国际承认仍需等待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
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
华裔数学天才陶哲轩签公开信吁总理救救澳洲数学
数学研究方向
漫谈数学与数学人
数学中的游戏因素及其对于数学的影响
世界级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被破解 中国科学家“最后封顶”
华人数学家独领风骚
让数学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中国女数学家王小云成功破译“白宫密码”
欧拉发明的数独游戏欧拉 近年风靡欧美
二十世纪数学家排名前100位
王元院士谈菲尔茨奖获得者陶哲轩的工作
数学家聚北京齐贺吴文俊荣获邵逸夫奖
法国研究发现:三个月婴儿就开始对数字有认知
陶哲轩:数学兴趣与生俱来
纪念华罗庚诞辰96周年 华罗庚纪念馆新馆开放
什么是数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结构
一名数学家等于十个师
“新世界数学奖”获得者畅想妙招:怎么让自己的孩子爱上数学
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将到清华全职任教
陈锡康荣获首届“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一等奖,李岚清同志颁奖
全球华人数学家大会鼓励中国学生学习数学
为什么人们不喜欢“1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