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在暑期生活中,除了去培训机构补习、请家教补习之外,一部分学生也选择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培养对高中所要学习科目的兴趣。那么,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学习呢?本报就此问题采访了黄冈网校陈老师。
数学
1.进一步深入学习初中有关知识。比如: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完全平方与立方公式、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平面几何部分等都是高中学习中常用的知识,要通过假期的专题补充达到高中知识的要求。做好这些东西,可以让你赢在高中的起点。
2.预习高一数学课本。对于高中要讲解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集合是整个高中的起点,函数是高中重要的章节,也是比较难的章节,要深入思考教材,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概念,体会概念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后的练习达到对定理公式的熟练运用,逐渐由初中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化为高中的主动学习。
物理
1.按照课本和自己保留的初三物理复习资料,认真地把液体的压强问题、浮力问题和电路问题(特别指出的是电路问题中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路的简化问题)还有受力分析知识,再重点复习至少一遍,必须把初三做过的此部分的习题弄通弄精。
2.要借一本高中第一册数学课本,自主学习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这部分知识在初中还没有学,但是高中物理中第一节就要经常用到,它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必备知识。
3.借第一册高中物理课本预习一下,并做一做课后习题。对于课本上的概念与公式有一个大体了解。再有对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我们能动手自己做的可以试着自己做一下。我们高一上半学期主要完成前四章的学习,这是物理入门的一个相当关键的时期,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所以要做好预习工作。
4.通过读书或上网查询你会发现物理和我们的生活关系竟是如此密切,物理世界是如此奥妙无穷,变化莫测,博大精深,精彩纷呈。
化学
1.重新把初中化学所学过的知识整理一下,总结出每一章节的知识点。
2.查资料,掌握H2、 O2(三种方法)、CO2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化学性质;总结常见实验药品的使用,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
3.把初中化学上册65页67页的拓展性课题最轻气体内容必须掌握,高中需要衔接。
4.上网查阅新教材,(人教版)必修,并做一做课后习题,提前对高中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预习过程中可以泛泛的读一下课本,主要是从整体上把握一下高中化学学些什么东西。要想学好化学,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肯下工夫去记,再加上细心,将所学知识印在脑海中,就一定能学好化学。实验是化学中最有魅力的,我们一定认真预习和思考教材的探究实验。
5.保留初中课本,开学后带来,高中有些知识需要返回初中课本查找,而且高考也需要。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正数和负数》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问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上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 读《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有感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数学教案
2019年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数学教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优秀工作总结
2018-2019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二数(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老师个人教学工作小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数学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垂线》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三数(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一数(小学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的读书笔记 读《简单教数学——一个特级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有感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数学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五数上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