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解读《考试说明》 整理并分类知识点
锦绣中学教导处主任,数学教师陈雄杰老师说,杭州是教育发达地区,这么多年的中考数学卷,与全国各地的中考卷横向比较,水平肯定算高的,所以考生和家长很少会去关注或质疑信度、效度,大家最关心的是考试的难度。程度比较好,对数学学习有很大自信心的考生希望难度大一点,便于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建立自己的优势,多数考生和家长则害怕考试会太难,这门学科拖了总分的后腿。
其实客观规律要求中考的难度控制在0.65-0.70,也就是平均分在78-84分对高中生源的选拔比较有利,由于杭州市区每年参加重高保送和部分职高提前自主招生的毕业生不参加中考,所以实际的难度控制在0.7-0.75对各方面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现在我们听到比较多的信息是2008、2009年的中考数学卷偏难,2011年的难度控制到2007、2010年的水平应该是中考数学命题小组的愿望,也是一线数学教师们的愿望。
中考试卷命题有其原则要求,一般有以下几条:
1.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2. 控制难度,调节效度、保证信度;3. 科学规范、语言简洁、长度适中;4. 突出重点、着重三基、兼顾覆盖;5. 背景设计力求公平、贴近、实际;6. 力求原创、避免陈题、远离资料。
命题组会根据这些原则制定命题计划,计划会以知识内容双向细目表来呈现,例如下表就是2007年数学中考命题的知识内容双向细目表。
这个表中的知识领域、内容及考试要求完全是从我们每位考生手里的《考试说明》中截下来的,截的过程中还遵循了重点只是重点考的原则。不过,大多数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投身于题海,几乎做遍了近两三年全国各地中考卷上的典型题,做得多,做得好便成了复习得好的标志,忽略了对《考试说明》的解读。陈老师认为,学生还是要对考试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类,绝不能留下知识盲点。
讲课结束,家长们围着讲课老师有问不完的问题。
有些练习中不太出现的题目 也会考
例如2007年杭州市中考数学卷中的第18题如果①, ②两个条件分别是: ①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② 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那么请你对标上的其他6个数字序号写出相对应的条件。
这样的题目在当年的模拟卷或平时练习中是几乎不可能练到的,对于那些做了大量练习题后整理考点的同学来说,这样的题虽然陌生,但把握仍然很大。
纵向研究杭州市这几年的中考卷,尤其是2007年以来的卷子,由于命题组提出的口号是要求保持稳定,那么这个24题的分布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例如解答题8题,一道是函数综合运用,一道是简单的实际应用题,一道是数据统计题,一道是空间几何,一道是几何证明等。这种对试卷结构的把握,对考生的复习与应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最后冲刺复习 做好几件事
陈老师说,最后阶段的复习,除了要做到上面提到的两件事外,还有几件事必须在进考场之前完成:
一、回归书本,整理考点。要把自己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毫无疑问,做一定量的练习能够巩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但相信之前考生们做过的练习和模拟卷已有足够多的量了,大量寻找模拟题做的阶段应该已经结束。事实上每年的中考题,有大量都是改编自教材中的例题或练习,所以留点时间把书本看一看,会的就跳过,不会的一定要做会。
二、把自己做过的题纠错、整理、归类,避免在考试过程中重复犯错。解题错误一般有以下几类:
1.审题出错,有可能是粗心。例如2008年考卷中第17题题目,要求指出方程组的解法,有一大部分考生把方程组解了出来,像这样的问题,若在读题时划划重点句词是可以规避的,所以考前要养成读题划重点句词的习惯。当然,也有可能理解错误,例如2007年中考卷第23题:暑假期间小张一家为体验生活品质,自驾汽车外出旅游,计划每天行驶相同的路程。如果汽车每天行驶的路程比原计划多19公里,那么8天内它的行程就超过2200公里;如果汽车每天的行程比原计划少12公里,那么它行驶同样的路程需要9天多的时间,求这辆汽车原来每天计划的行程范围(单位:公里),不少考生把题中的行驶同样的路程理解错了,导致解题错误,像这样的错误就必须通过纠错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 知识漏洞或理解错导致的解题出错,只要把相应的知识点补上就可以解决。
3.数学思想方法层面的出错需要用变式训练的方式培养自己的举一反三能力。这个阶段,考生可以去归纳一下哪些类型的题会涉及分类讨论思想,哪些问题情境可能会用到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中自己有意识地在哪些问题运用了转化化归思想,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中的配方法应用有何异同等。
三、生物钟的调整。今年中考在考试时间的安排上有些变化,原来安排在第一天下午考的科学调整到第二天上午考,第一天下午考数学。所以,在考前的一段时间,考生要有意识将自己解数学题的兴奋点调节到下午两点到三点四十分,这样临场发挥会好一些,简单说考前几天,一到下午这个时间就用来复习数学。
四、模拟考试过程中要积累三轮解题法的经验。一看就会的先做,不会就跳过;进入考试状态后,剩下的题中一看就会的先做,不会的再跳过;最后剩下的题换种思路再做。
考数学时最好戴手表政治时事题力争全对
北京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四期 图形认识初步
轻松学好初中数学名师团支三招
2011年数学中考命题趋势对新初三生的启示(一)
杭州名师指导:中考数学如何复习
“建议儿童多吃蚕豆” 数学答案常识有问题
名师:中考数学突破110分并不难
期中考前初中数学英语根据强弱科分配时间
课程辅导:新初三数学如何预习
名师:中考数学需要重视的七大问题
沈阳中考数学考“沈阳地铁”很“贴近实际”
中考名师:数学复习的四个“轮回”
2012中考生:如何备战初三数学期中考试
名师:中考数学相似证明巧入手
09重庆中考数学:紧扣教材出题是大趋势
初三数学老师诊断中考常见漏解
数学中考冲刺 掌握四大技巧提速也要规范答题
一模考试分析及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名师点睛:怎样应用旋转解题
2011年数学中考命题趋势对新初三生的启示
2012年中考数学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数学指导篇:如何学会中考数学不丢分
如何解决高一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障碍
名师四点方法支招如何学好初二数学
十一招教你如何检查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中考冲刺看清五种错误学会逐个突破
学习方法:浅议初中生数学学习差的原因
复习技巧:新初三生如何学好数学备战2012中考
如何做好中考数学压轴大题取得高分
指导:快速记忆初中数学知识六大技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