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在中考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在计划的具体制定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复习计划才会更有效呢?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检查孩子在这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出现了问题,家长应帮助他们迅速做出调整,具体内容包括:
1)结合实际原则
制定计划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但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前提,家长在计划指导方面一定要先看看孩子的安排是否符合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实际。例如,孩子的个性比较好动,但他计划中的时间安排却从早到晚满满当当,这显然是和他自身的特点相冲突的,像这样的计划就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2)循序渐进原则
计划的制定也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一般情况下,内容的安排要先易后难,尤其是那些比较缺乏自信、内心敏感的孩子,更要注意这一点,开始安排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积累了相关知识后再慢慢地增加难度比较合理,但如果从一开始就安排了难度较高的内容,孩子理解时感到吃力,就很可能影响到其后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主次分明原则
在全面复习开始之前,家长要指导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看看自己在学习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知识掌握得很好,而哪些还需要加把劲等,再结合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明确复习重点。切忌平均分配复习时间和精力,而是要从整体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4)科学分配原则
作为有机体,人的能力、体力、情绪都会时起时落、不断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在最佳的状态从事最需要精力投入的工作,效率一定很高,所以家长要和孩子分析其自身的规律,调节其生物钟,在最佳时间学最重要的内容,并且要注意各科知识的学习要交替进行,最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还应该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动态,使孩子的中考复习处于良好的状态,精神饱满的投入到中考复习中,为孩子的中考胜利打下好的基础。
3.3.2 直角的初步认识|人教课标版
3.4.1 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课标版
3.6.1 7的乘法口诀|人教课标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六)(参考教案二)
魏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3.1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人教课标版
3.6.2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人教课标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参考教案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七)(参考教案二)
3.6.4 看一看 摆一摆|人教课标版
3.6.2 倍的认识|人教课标版
认识米、用米量(参考教案二)
2 , 3 , 4 的乘法口诀(参考教案二)
3.4.1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3.4.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参考教案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四)(参考教案二)
3.5.1 “观察物体”说课与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参考教案二)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参考教案二)
三位数的读写法(参考教案二)
3.4.4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感悟 积累 迁移——《云雀的心愿》教学谈
我长高了
3.2.5 “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3.5.3 镜面对称|人教课标版
连加、连减(参考教案二)
混合运算(二)(参考教案二)
3.1.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