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初中数学应用题大致可分四类:纯文型(全部用文字展示条件和问题)、图文型(用文字和图形结合展示条件和问题)、表文型(用文字和表格结合展示条件和问题)、改错型(条件、问题、解题过程都已展示,但解题过程可能要改正)。无论哪种类型,其解题步骤一般都可分为以下几步:
一、快速阅读,把握大意
在阅读时不仅要特别留心短文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等细节,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据此估计是我们平常练习时的哪种类型,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在头脑中建立初步印象。
二、仔细阅读,提炼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各个关键数据,还要注意各数据的内在联系、标明单位,特别是一些特殊条件(如附加公式),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量的关系,提炼信息,读薄题目,同时还要能回到原题中去。
三、总结信息,建立数模
根据前面提炼的信息分析,通过文中关键词、句的提示作用,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例如由大于、超过、不足等联想到建立不等式,由恰好,等于联想到建立方程,由求哪种方案更经济联想到运用分类讨论方法解决问题,由求出和的函数关系式或求最大值(最小值)联想到建立函数关系,将题中的各种已知量用数学符号准确地反映出其内在联系。
四、解决数模,回顾检查
在建立好数学模型后,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而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一是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用得是否准确,要充分挖掘题中的条件并发挥它们的作用;二是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三是判断所列关系式是否符合生活经验;四是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解题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克服缺乏仔细审题意识,避免因片面审题,快速答题带来的失误。
2、克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想当然代替现实的偏面意识。
3、忽略题中的关键词语、条件,对题意的理解有偏差。
4、善于回顾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克服侥幸意识带来不必要的失误。
5、平时要重视阅读、理解和表述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数表,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所以要仔细梳理问题的脉络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高二数学下学期:常用逻辑用语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过关训练题(冀教版)
高一数学下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梳理
IQ230的华裔数学家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26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小升初数学图形的变换试卷
高一数学下学期三角函数公式
第26章《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验卷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2016)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提效率方法:知道了还要去实践运用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四大策略
有趣的数学题及其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中考名师指点:提高数学计算的正确率的诀窍
高考命题专家点评高考数学试题
2016学年高一下册数学圆的方程知识点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青岛版)
趣味数学题:猜牌问题
著名数学家欧拉
高一下册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式统计表训练题
趣味数学题:如何才能获得爱情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四章圆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模拟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集合与函数概念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师大版)
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现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