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初中数学应用题大致可分四类:纯文型(全部用文字展示条件和问题)、图文型(用文字和图形结合展示条件和问题)、表文型(用文字和表格结合展示条件和问题)、改错型(条件、问题、解题过程都已展示,但解题过程可能要改正)。无论哪种类型,其解题步骤一般都可分为以下几步:
一、快速阅读,把握大意
在阅读时不仅要特别留心短文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等细节,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据此估计是我们平常练习时的哪种类型,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在头脑中建立初步印象。
二、仔细阅读,提炼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各个关键数据,还要注意各数据的内在联系、标明单位,特别是一些特殊条件(如附加公式),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量的关系,提炼信息,读薄题目,同时还要能回到原题中去。
三、总结信息,建立数模
根据前面提炼的信息分析,通过文中关键词、句的提示作用,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例如由大于、超过、不足等联想到建立不等式,由恰好,等于联想到建立方程,由求哪种方案更经济联想到运用分类讨论方法解决问题,由求出和的函数关系式或求最大值(最小值)联想到建立函数关系,将题中的各种已知量用数学符号准确地反映出其内在联系。
四、解决数模,回顾检查
在建立好数学模型后,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而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一是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用得是否准确,要充分挖掘题中的条件并发挥它们的作用;二是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三是判断所列关系式是否符合生活经验;四是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解题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克服缺乏仔细审题意识,避免因片面审题,快速答题带来的失误。
2、克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想当然代替现实的偏面意识。
3、忽略题中的关键词语、条件,对题意的理解有偏差。
4、善于回顾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克服侥幸意识带来不必要的失误。
5、平时要重视阅读、理解和表述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数表,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所以要仔细梳理问题的脉络结构,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2.3.4从买布问题说起
课件新人教版§1.4.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人教实验版2.4.1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多姿多彩得图形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2.3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4个课件)
2.3.2从买布问题说起
新人教版§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4个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问题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应用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1线段、射线、直线
人教实验版2.4.3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
课件新人教版§1.3.1有理数的加法(3个课件)
课件新人教版§1.3.2有理数的减法(两个课件)
新人教版§3.1.2点、线、面、体(4个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3.1立体图形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3.4.2余角与补角
新人教版§3.4.1角的比较(3个课件)
新人教版§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新人教版§3.4.2余角与补角(2个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1.1正数和负数(1)
新人教版§2.1从算式到方程
飞机、滑雪、火车的平移动画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人教实验版垂线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一)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2.4.2再探实验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课件新人教版§1.2有理数复习课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3.1.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