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在日常生活中,计算长度的单位我们一般使用 米. 但是关于 米的使用,则是近二百年的事情.
18世纪,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地球的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 为了方便, 科学家们假象出了经线和纬线.到了1791年, 法国科学家认为, 要测量地球的经线,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度量单位, 于是他们规定地球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米.在法国科学界的大力推动下, 米 作为一种长度度量单位而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现在, 米是一种最常用的长度度量单位.在公制中,科学家把通过巴黎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1米.
另外,计算长度的单位还有一个 码, 它是英制中比较常用的长度单位.它的使用比米要早九百多年.相传,它是由英国国王亨利一世设置的.它的设置,体现出了君王 一言九鼎的权威.据说有一天, 亨利一世上朝时,坐在宝座上无事可做,就召集几个大臣一起闲聊.在闲谈之中,他伸直手臂,翘起大拇指,对大臣们说: 你们听着,从我的鼻尖到大拇指的距离,作为一个基本的长度单位,就把它命名为 码吧.从此, 码作为一个长度单位沿用到今天.
码的英文是YARD, 一码=3英尺,1英里=1760码.码与公制的换算关系是: 1 码=0.9144米,码与市制的换算关系是:1码=2.7423市尺.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4
加法教案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课件
认识11-20各数教案2
观察物体教案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课件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3
认识图形教案教案3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10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2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9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6
分段函数与映射课件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1
加法混合教案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1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15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2
观察物体教案1
认识图形教案教案2
认识图形教案教案1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2
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课件
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课件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5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1
认识11-20各数教案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件
2016届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检测1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