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老师说过,有人对家庭煤气的使用量做了研究,并且提出节省煤气的方案,我们觉得很意思,就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做了测量烧开水所需煤气量和所需时间的实验。
一、实验过程
我们仔细观察现在家庭使用的电子打火煤气灶,发现当关着煤气的时候,煤气旋钮(以下简称旋钮)的位置为竖置方向,我们把这个位置定为0,煤气开到最大时,位置为90
(以0位置作起始边,旋钮和起始边的夹角)。我们在0-90中间平均分成五等份,代表不同的煤气流量,它们分别是18,36,54,72,90,见图1。
图1
不同旋钮位置示意图
我们在这5个位置上,分别以烧开一壶水(3.75升,注入满瓶1.25升可乐瓶的水即可)为标准,记录所需的时间和所用的煤气量,数据见表1。
二、处理数据
表1
煤气旋钮在不同位置时烧开一壶水(3.75升)所需的时间及煤气量
根据旋钮位置,以及煤开一壶水所需时间(用S表示)、所用煤气量(用V表示),我们可以算出不同旋钮位置所代表的煤气流量(用L表示)。结果如下:L=V/S。
表2
旋钮的不同位置所代表的煤气流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旋钮开得越大时,代表流量(单位时间内从煤气阀门内流出的煤气量也越大。这样我们就可以来考虑煤气流量和烧开一壶水所需的时间及用气量之间的关系了。
图2 煤气流量和烧开一壶水所需煤气量关系图
图3 煤气流量和烧开一壶水所需时间关系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5个不同流量的位置上,流量最大(0.017200/分钟)时,耗用的煤气量也最多为0.172
。但是当流量最小(0.006842=
/分钟)时,耗用的煤气量并不是最小值,为0.130
/分钟。流量为0.007625
/分钟时,即旋钮位置在36时,烧开一壶水所耗用的煤气量为最少,为0.122
。因此,根据图2各点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推测,烧开一壶水最省煤气的位置应该在18一54之间,靠近36附近。
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5个不同流量的位置上,流量最大时,最节省时间,所需时间为10分钟,流量减小,所需时间则延长,最长时间为19分钟。因此,如果不考虑煤气的用量,把煤气旋钮开到最大90时,最省时。
三、结论及对结论的分析
通过我们的实验,可以知道,用煤气烧水,最省时和最省气不能同时做到。
最省时的位置是流量最大的位置。
最省气的位置不是流量最小的位置,而是在0.006842-0.007625/分钟即18-54之间的位置上,靠近36附近。
四、体会
1.在做本次实验之前,我们曾经在090之间只选取了3个位置来做实验,即火量最小的时候、适中的时候和最大的时候,并且没有准确的度数.所以,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不易进行,也不好画图,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做了上述较准确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2.为了保证每次烧开水时,壶的起始温度一致,我们在做第一个位置18时,预先将实验用壶烧同量的开水,并倒掉,然后再开始实验.这在最早实验时也没考虑,因为预热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
3.学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在处理数据时,老师说,你可以考虑用图表示,我们想起近两年报纸上经常用两个垂直的数轴的图来说明一些事情的发展变化,就试着用它(后来老师说这叫直角坐标系和函数图象,是初三年级的数学知识),并做出了分析.现在,我们感到三年级的知识也没有什么,并且觉得数学很有意思.
4.在做实验之前,我们想象通气量越小越省煤气,但通过实验及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细一琢磨,如果通气量特别小,对壶体作用的温度不足100C,那一辈子也烧不开水.所以,我们体会到下结论不能想当然,应该更信赖科学.
青岛版七年级上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课件ppt
15.5用直尺和圆规作图(1)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下
9.3二次根式的乘除(2)课件
5.5函数的初步认识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4.2数据的整理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青岛版七年级上7.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课件ppt
《单项式与多项式》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3.5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9.3二次根式的乘除(1)课件
6.1单项式与多项式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15.3多边形的密铺(1)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下
新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海底世界
有趣的七巧板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11.1图形的平移(2)课件ppt
10.1函数的图像(1)课件(共26张ppt)
7.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6.2同类项(1)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5.1用字母表示数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15.2.1多边形课件ppt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下
5.3代数式的值(1)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6.3去括号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11.1图形的平移(3)课件ppt
15.1.1认识三角形课件ppt山东省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下
7.1生活中的数值估算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4.3简单的统计图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代数式的值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5.4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1)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11.3图形的中心对称(2)课件ppt
第六章整式的加减复习课课件ppt青岛版七年级上
15.1.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ppt新泰市汶城中学七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