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有人把0~9这十个数字中的九个用字母代表,如上图那样放在两个三角形的每一个周围。

(1)三角形各边上四个数字之和为14。
(2)在第一个三角形中没有放上的数字,不同于在第二个三角形中没有放上的数字。
在两个三角形中没有放上的是十个数字中的哪两个?
(提示:建立一个方程,把没有放上的数字同三个角上的数字之和联系起来。(注意把三条边上的数字之和加起来时,三个角上的数字用了两次。)然后,根据可能的三个角数字之和,判定各个角上的可能的数字。最后判定放在各个角之间的数字。)
答 案
根据(I),
(A+B+C+D)+(D+E+F+G)+(G+H+I+A)
=14+14+14,即
2A+2D+2C+B+C+E+F+H+I=42
0~9这十个数字之和为45;因此,如果以J代表没有放上的数字,则
A+B+C+D+E+F+G+H+I=45-J。
从第一个方程中减去第二个方程,得到:
A+D+G=J-3。
由于A+D+C至少等于3,而J最多等于9,只可能有以下的情况:
于是,以下情况中必然有一种会发生:

从而得到:

由此可见,只有(i)和(ii)能继续补上数字而不致发生重复,
即:

因此,根据(2),6和7分别是两个三角形中没被放上的数字。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绝对值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线段、射线和直线》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浙教版七年级上《准确数和近似数》
有理数 浙教版
代数式 浙教版
有理数的乘方1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3.5《 实数的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1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4.2代数式》
有理数的加减法1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一)》
浙教版七年级上《4.6 整式的加减》(1 )
浙教版七年级上《4.4整式》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复习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平方根》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4.6《整式的加减》PPT课件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2《线段、射线和直线》ppt课件1
解二元一次方程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浙教版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3《线段的长短比较》ppt课件1
认识三角形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4.3 代数式的值》
从自然数到分数 浙教版
同底数幂的乘法 浙教版
有理数的乘法1 浙教版
因式分解 浙教版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复习(浙教版)PPT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