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任意367个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
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
大家都会认为上面所述结论是正确的。这些结论是依据什么原理得出的呢?这个原理叫做抽屉原理。它的内容可以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为:
把m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东西。
在上面的第一个结论中,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这相当于把367个东西放入366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在第二个结论中,不妨想象将5双手套分别编号,即号码为1,2,...,5的手套各有两只,同号的两只是一双。任取6只手套,它们的编号至多有5种,因此其中至少有两只的号码相同。这相当于把6个东西放入5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抽屉原理的一种更一般的表述为:
把多于kn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东西。
利用上述原理容易证明:任意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的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因为任一整数除以3时余数只有0、1、2三种可能,所以7个整数中至少有3个数除以3所得余数相同,即它们两两之差是3的倍数。
如果问题所讨论的对象有无限多个,抽屉原理还有另一种表述:
把无限多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n是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无限多个东西。
抽屉原理的内容简明朴素,易于接受,它在数学问题中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有关存在性的证明都可用它来解决。
1958年6/7月号的《美国数学月刊》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证明在任意6个人的集会上,或者有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或者有三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
这个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简单明了地证出:
在平面上用6个点A、B、C、D、E、F分别代表参加集会的任意6个人。如果两人以前彼此认识,那么就在代表他们的两点间连成一条红线;否则连一条蓝线。考虑A点与其余各点间的5条连线AB,AC,...,AF,它们的颜色不超过2种。根据抽屉原理可知其中至少有3条连线同色,不妨设AB,AC,AD同为红色。如果BC,BD,CD3条连线中有一条(不妨设为BC)也为红色,那么三角形ABC即一个红色三角形,A、B、C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相识:如果BC、BD、CD3条连线全为蓝色,那么三角形BCD即一个蓝色三角形,B、C、D代表的3个人以前彼此不相识。不论哪种情形发生,都符合问题的结论。
六人集会问题是组合数学中著名的拉姆塞定理的一个最简单的特例,这个简单问题的证明思想可用来得出另外一些深入的结论。这些结论构成了组合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拉姆塞理论。从六人集会问题的证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抽屉原理的应用。
2016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学生素质水平测试期中试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下载
2012―2013学年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2011年逸夫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苏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学生素质水平测试期中试题(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2016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强化训练卷
2014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新教材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综合卷
201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2011年4月下坊中心小学二年级第四册数学期中质量检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1
2015年春季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1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2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3黔西南黄冈实验学校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练习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题
2014-2015学年下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2013屏山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2014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下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