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1.考前要将铅笔、钢笔,圆柱笔、橡皮,圆规、量角器、三角板(应备两套),提前准备好,不要忘记。
2.进入考场要沉着、镇定,要以必胜的信心迎考。如遇心慌,紧张,将拇指放在无名指的根部紧握双手,默想:静、静……
3.发下试卷检查试卷是否页数全,粗略地看一下所有题目.
4.开始答题,一定要仔细审题,按顺序答题,因一般题目的安排顺序是先易后难,我们应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答题,先作基础题,中档题,后三题第1问,如遇选择题、填空题有较难题,不要慌,后三题中第一问肯定容易!
5.遇到没见过的图形、文字多又长的题目是阅读理解题,不要慌,只要你读懂了题目,就会解题.
6.遇到一看不会做的题,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题意,几分钟后仍想不出解题方法,要做下面的题目,最后再做此题。
7.遇到猜想角度的题目,要用量角器测量,一般是30°45°60、90°,或它们的和与差,遇到猜想线段是否相等的探索题,要用三角板或直尽测量其是否相等,如是填空题,选择题直接选上填上即可;如果是猜想后要求证明的题,再给出证明。
8.遇到列方程或不等式的应用题,如已知量不够,要用设辅助未知数的办法将有关的量表示出来,再列出方程,最后将辅助未知数消去。9.如遇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处理此类题目
的三步曲,以ax2+bx+c=0(x1,x2为其二实根)为例:第一步a≠0 第二步Δ≧0 第三步x1+x2=–b/a x1.x2= c/a10.如遇到求角度的问题,一般要将角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求出其三角函数值,再求角度即可。
11.遇到有关几何的计算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勾股定理(2).相似三角形(3).三角函数(4).弧长、扇形(5)面积 关键技巧 a.在所给已知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图形.b.如果找不出基本图形,添加辅助线构造出基本图形. c.见比设K d.设一个或两个未知数,其余的线段全部用所设的未知数表示出来,然后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之即可.
12.遇到函数和几何相结合的题,将坐标轴看成是二垂直的直线,用几何的知识―以形解数‖解决此题;或将几何问题化为代数问题来处理,即―以数解形‖;在坐表系中处理距离问题要注意绝对值添或减及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3.遇到探究题,要先假设结论成立;然后探究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又是一个三部曲.14.遇到方案设计型题,要注意结论的多样性,尽可能根据题意,将所有的方案列出来.15.遇到策略开放型题,要注意解题方法的不唯一,一题多解,发散思维.16.遇到实在不会做的题,要学会舍弃,因为后三题不是每个同学都能解出的.这不如把前面的基础题再检查一遍,因为检查出一道基础题的错误能得3—4分,而做出一道难题的一问也只能得3—4分.
对以上所讲内容,一定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因人而宜,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切忌死搬硬套.最后祝愿同学们在中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引入正数和负数练习1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5
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同步试题2
七年级数学观察实验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分式方程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的乘法同步练习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同步练习1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水平测试
七年级数学猜想证明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同步试题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同步练习3
七年级数学多彩的几何图形同步练习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同步练习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水平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测试题
有效数字和科学计数法同步试题1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有理数大小比较练习2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4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水平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引入正数和负数练习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